李姝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5-12 阅读: 16
姓名:李姝 | |
联系方式 | |
邮箱:lishu@jnu.edu.cn 华文教育系办公楼511室。 | |
基本情况 | |
1994年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 | |
相关证书 | |
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书 | |
教育背景 | |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澳门大学中国文学博士,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 | |
工作经历 | |
2024年至今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 教师 | |
教授课程 | |
《现代汉语诗歌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级汉语》 | |
参与课题 | |
发表论文 | |
《“他们”作为批评话语的还原与流变》,《文艺争鸣》2022 年第6期。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创生叙事及其缺憾》,《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1 年第1期,《社会科学文摘》 2021 年第8期转载。 《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伦理与情感——以<妈阁是座城>叙事转向为视点》,《芒种》2021 年第3期。 《现代性乡愁的消隐与显化——以刘以鬯作品为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1 年第6期。 《反叛与抵抗的旗帜——崔健和他的后来者》;《红岩特刊·重庆评论》 2018 年第1期。 《叠加的“失乐园”:九十年代文学的精神症候》《复乐园中的灵与肉——有关当代知识分子题材的书写》,《长城》2018 年第5-6期。 《佳人犹是,才子何如——九十年代“才子佳人”叙事的模型之变》《铁骨与玫瑰:当代文学中“英雄美人”模型的悲剧性分析》《“底层文学”中恩仇叙事的问题与方法》,《长城》2018 年第1-3期。 《寻根文学中少年形象的多元所指》《撒旦的情人:当代文学巫女形象的流变》《贬抑与狂欢——当代作家“流氓书写”的变奏》《两种错位:“十七年”及改革文学中资产阶级形象的身份确证》《承续·冲突·新变——新世纪文学中干部形象书写的三重面相》《逼近“底层之底”——1990年代之后的底层形象书写》,《长城》2017 年第1-6期。 《退隐和变异:先锋文学中“反面人物”的踪迹》,《长城》2016 年第6期。 | |
主要著作 | |
国外境外国际会议和校外学术演讲 | |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联性”工作坊 主题演讲 | |
获奖情况 | |
暨南大学第八届本科课程新任教师教学竞赛 人文社科组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