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重返母校添妙技,华文教学焕新彩 ——2024年“华文教育·华文教师”研习(7月)暨南大学班之校友专访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7-28  阅读: 11




2024年“华文教育·华文教师”研习(7月)暨南大学班吸引来自28个国家的80名海外华文教师参加。其中有5位学员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毕业的学生。此次研习,他们以华文教师的身份重返暨大课堂,感受到母校对他们的持续关怀和有力支持。


陈燕梅:更新教学技能,坚守华教事业

陈燕梅出生于老挝的华裔家庭,在父母的教诲下树立成为华文教师的梦想,顺利成为华文学院华文教育专2011级本科生。2015年毕业后她如愿成为一名正式的华文教师。陈燕梅目前已有10年教龄,在老挝沙湾拿吉崇德学校担任教务主任。

陈燕梅与学生合照

陈燕梅认为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适应当前教育趋势,满足现实教学需求,所以她选择回到母校参加研习。陈燕梅指出,研习期间她学到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教学工作,也能更加高效地管理班级”。

陈燕梅研习期间照片

本次研习让陈燕梅深感作为一名华文教师的荣幸与自豪,也更加坚定为华文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她表示一定会不断努力耕耘,为华语的传承传播与华文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丽青:拓宽教育视野,传播中华文化

华文教育专业2015届毕业生陈丽青现任老挝崇德学校幼儿园园长。提到选择成为华文教师的原因,她说道,“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非常热爱华文教育,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

陈丽青与学生合照

陈丽青对母校的培养表示由衷感谢,“在母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帮助我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还拓宽了教育视野与思路”。在本次研习中,陈丽青很开心可以接触到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华文教育的最新动态,还同世界各地的华文教师学习分享教学理念。


陈丽青研习期间照片

陈丽青十分珍惜本次研习的机会,表示会将所学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切实提高老挝学生的语言技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


依玲:热爱中华文化,探索现代教学

华文教育专业2019届毕业生依玲毕业后一直在老挝寮都公学任教。依玲表示在母校所学的汉语知识与教学技能,有力支撑了自身的华文教学实践。在寮都公学,有很多老师都毕业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她此次代表大家回到母校感到非常荣幸。

依玲与学生互动

老挝寮都公学部分暨南大学毕业生

依玲指出,在老挝教授华文确实面临不少挑战,“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研习期间,她接触到许多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和新工具,拓宽了教学视野,自己的问题也逐渐找到答案。


依玲研习期间照片



郭佳佳:利用数智资源,服务汉语教学

郭佳佳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3届毕业生,现在波兰维斯瓦大学孔子课堂担任汉语教师,主要承担本科生学分班的初级汉语教学及部分中国文化工作坊工作。“我非常高兴能将所学所得付诸工作实践,也十分热爱海外汉语教学工作”,郭佳佳如是说。

郭佳佳为学生展示茶文化

郭佳佳表示非常怀念在母校的学习生活,很开心能再一次以学生的身份来到华文学院学习。在本次研习中,令她印象最深的是刘华老师“人工智能在华文教学中的应用”课程,让她了解到如何充分利用数智化资源与工具,为汉语教学服务。

郭佳佳研习期间照片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郭佳佳希望同海外华文教师一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


刘莹莹:提升教学能力,化作汩汩泉水

刘莹莹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1级兼读制研究生,目前在迪拜你好教育学校任教。谈到参加研习的原因,她说道,“我想借此机会提高教学技能,向世界各地的华文教师交流学习,同时返回母校探望曾经的老师们”。

刘莹莹工作照

刘莹莹认为,对海外一线教师来说,本次研习的课程内容非常实用,为解决现实教学难题提供良策。在任课老师严谨治学的精神鼓舞下,她表示将不断学习提升,成为源源不断的一汪泉水,为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尽一份力。

刘莹莹研习期间设计的创意教具


华文学院是暨南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开展华文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及预科教育的专门学院,至今已培养来自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万余名学生,其中部分毕业生业已成为海外华文教育骨干力量。本次“华文教育·华文教师”研习(7月)暨南大学班她们以管理者或骨干教师的身份重返暨大,是对母校办学实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祝愿所有暨南学子在华文教育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篇章


|郭晨宇

|夏怡颖、卢艳

初审|蔡丽、李洁麟

复审|杨万兵

终审|谢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