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华文教育专业系列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2-04  阅读: 132




  20231115-30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7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华文教育专业系列教研活动顺利展开。本次教研活动包括文学文化类课程、语言教学类课程、教育学类课程三个专场,分别由华文教育系教师戴薇、王欣、郜楠主讲。华文学院副院长杨万兵、教学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苏宝华,华文教育系系主任蔡丽、副系主任干红梅、各教研室主任以及学院教师参加观摩及研讨活动。

戴薇课堂

戴薇在“儿童文学导读”课上讲解了童话的美学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她认为需要通过阅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学会分析作品,运用作品进行教学,并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因此,在课上,她以《神笔马良》为教学切入点,对文本进行导读,从“非写实”“幻想”“入幻方式”“象征”“颠倒”五个角度带领学生分析文本,并举一返三,回顾前期细读过的传统童话和文人童话,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异同,引出对童话的本质美学特征——“幻想”的总结,最终带领学生理解童话中幻想与现实的关系,以及这一美学特征对于儿童学习和成长的意义。

王欣课堂

王欣在“中级汉语I”的课堂上了讲解了《伯牙子期的故事》的部分内容。她以中国乐器娓娓道来,通过以词带句、以句带篇的方法,将整堂课的知识巧妙串联在同一场景中。在课堂操练部分,巧妙运用希沃白板与学生进行互动,并通过改写和仿写等方式将学过的三课贯通起来,形成了知识的前后呼应。王欣老师强调体验课文美、文化美,提倡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在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让其深刻领略中国文化内涵。

郜楠课堂

郜楠在“绘本设计与教学指导”中主讲绘本阅读中的词汇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她基于鲁梅哈特的图式理论向学生分析了在绘本阅读中进行词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并结合《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等经典绘本,为学生演示了挂钩(词)记忆法、词汇树等词汇教学方法及活动。期间,郜老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投入实践,通过《和甘伯伯去游河》这篇绘本故事,引导学生现场设计并展示精彩的词汇教学活动,课堂互动充分,气氛轻松活跃。

课后研讨

观摩课后,在场教师进行深入的研讨。研讨会上,大家积极发言,从老师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媒介等多方面详谈自己的感受。大家都认为,此次观摩课主讲老师备课充分,课堂表达从容,结合课程特点以及学生具体情况,教学有层次性、重点突出,将理论知识与作品案例自然结合,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特别是随着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媒介的进步,老师们能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

蔡丽在研讨后表示本次教学研讨是疫情后举办的第一次系列研讨活动,她提到,华文教育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需要持续深化专业体系建设,将近期投入和长远目标结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应一体化进行,互相支撑,形成互促效应,促进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她提到,此次三场公开课精彩纷呈,展示了一流专业的教学水平与风采,系部老师积极参与研讨,形成了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诸多共识,今后会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将教学研讨常态化、长效化。

杨万兵在总结中提到用心琢磨提高教学水平,这就是在研究教学本身,通过此次观摩活动,他看到华文教育系老师对教学的钻研,这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事。同时,他也提到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模式,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支持教改项目,学院会为老师们提供必要的支持。最后,他提到,老师们要为学生的成长做出更多贡献,潜心培养优秀的中华语言文化传承传播者。

此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华文教育专业系列教研活动开展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期间,给全系老师提供了针对课程建设、团队发展、教研结合等问题进行全面、充分讨论交流的机会。此次活动立足华文教育专业发展建设,着力于华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路径,为未来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取得了圆满成果。

观摩课现场

摄影|郭晨宇 赖定安 卢艳

撰稿|黄瑜 卢艳

初审|卢艳

复审|干红梅

终审|杨万兵 蔡丽 陈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