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圆满结束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7-08  阅读: 216




       2022617日下午,随优秀学术论文分享会成功举办,历时66天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圆满结束。本次学术文化节由华文学院研究生与科研管理办公室指导,学院研究生会精心组织,共举办8场学术讲座、2场朋辈经验分享会和1场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分享会。学术文化节各场活动大获好评,线上累积观看人数近6000人,单场学术讲座视频号最高点赞量5500余次。

一、围绕学科前沿,开展学术讲座

202247日至68日,学术文化节共开展专家学术讲座8场,讲座内容涵盖汉语二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国际中文教育、语体学和修辞学等方向。北京语言大学王建勤教授和邢红兵教授开拓了我们对二语习得这一研究领域的认知,暨南大学的邵宜教授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语言能力的磨蚀与衰老,为聆听讲座的师生塑造了语言大局观、启发了研究思路。暨南大学的郭熙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吴勇毅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马燕华教授分别论述了海外华语传承的转向与路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制定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汉硕学位论文的可开拓之选题。复旦大学的祝克懿教授将对话理论与互文性理论相结合,多方位多层次地阐述了对话理论、互文性理论的缘起及发展;北京语言大学李胜梅教授强调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广义修辞观,并从教学实例出发揭示了对外汉语修辞研究的10个主要方面。

系列学术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开阔了大家的研究视野,激发了同学们在学术科研方面的兴趣,为大家提供了学习思路。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多位专家对不同领域的介绍,对科研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专家系列学术讲座)

二、结合专业求职方向,聆听朋辈经验分享

朋辈经验分享会是本次研究生文化节的重要版块,邀请往届毕业生和在读学生分享学业、求职、升学的经验,促进朋辈间学习和交流。

第一场朋辈经验分享会以实习就业为主题,邀请了华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璐瑶、胡鑫杰与2019级硕士研究生郑巧分享自己在求职、志愿者选派和实习等方面的宝贵经验。王璐瑶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招聘经验与新手教师成长记,并贴心地分享了其就职后的感悟:只有充分考量自身实际情况且具有教育情怀,才能在今后教师生涯中稳步向前。其次,郑巧从实习经历、个人收获、实习优势、求职准备四个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求职与实习经验。最后,有着新西兰坎大孔院志愿者教师经历的胡鑫杰从报名、面试、培训等方面揭秘志愿者的选派流程。

第二场朋辈经验分享以科研升博为主题,邀请了华文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张欢、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艺文和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燕婧分享自己关于论文撰写、投稿及考博的宝贵经验。王艺文分享了自己论文撰写投稿中的若干心得,从自身论文撰写情况出发,她细致讨论了选题、语料检索、文献综述、写作细节、期刊投稿五个方面的注意事项。刘燕婧从时间规划、报考选择、材料递交、注意事项四个角度,将自己的考博经验倾囊相授。张欢从论文写作中的小论文选题和大论文撰写两个角度切入,从兴趣、能力以及经验三个方面为同学们剖析论文选题的要点。两场讲座干货满满,同学们意犹未尽。

(朋辈经验分享)

三、评选优秀学术论文,树立优秀典型

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是学术文化节的特色活动,论文评选活动的征集范围既包括毕业论文,也包括课业论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本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从众多投稿及推荐作品中,评选出15篇优秀论文,获一、二等奖的数十名同学在分享会上进行汇报展示。

获得毕业论文组一等奖的刘金鑫同学对几起典型家庭暴力事件的公众及官方媒介的批评话语进行分析,从社会、家庭、女性个体等多角度作以论述,既具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又具备极高的学术敏感度。获得课业论文组一等奖的李有为同学从选题地名+地方切入,使用大三角理论对华语中地名+地方的消失缘由从历时和共时层面作以分析,为其他同学的论文撰写提供了写作范例。获奖论文皆在某一选题上以小见大、方法科学,为同学们今后的论文撰写提供了极佳借鉴。

(一等奖获得者刘金鑫、李有为汇报论文)


华文学院邵宜院长在总结会中指出,研究生学术文化节虽第一次举办,但内涵与形式兼具,参与度高、学术水平高,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学术研究犹如练武,希望学术上的切磋成为每位研究生同学的日常,希望大家存有闻鸡起舞、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学术上更上一层。

此次文化节为华文学子提供了与各路学术大咖齐聚云端,共享学术盛宴的机会,也创造了分享个人学习经验、学术感悟的平台,同学们纷纷表示学术文化节干货满满,令人收获颇丰。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邵宜在闭幕式讲话)

(闭幕式合影)


文:胡倩 肖萌 赵鑫鑫 潘梦婷

图:蒋玉艳 &华文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