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齐聚共享新技能,促进华文教学新发展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5-17 阅读: 157
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承办的暨南大学2022年海外华文教师“多元要素辅助华文教学”线上研习班十分荣幸地邀请到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优秀教师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与技巧”“实用乐器与教学运用”等课程。老师们结合典型教学案例,给学员分享管理及教学的经验和各类技能,广受学员好评。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与技巧——舞出华文新力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与技巧”课程分别由来自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的三位专家王杰、黄磊、许文绮老师任课,课程以艺术素养为核心,结合中文教学实践进行分享交流。
王杰老师黄磊老师许文绮老师
王杰现任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舞蹈教育教研室主任、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她认为艺术课程的标准应该以艺术核心素养为导向,重点解决“艺术课程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同时也要有助于全体学生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出时代特征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以艺术服务大众,让艺术审美担负起新的使命。
王杰老师课程截图
黄磊,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的高级教师、考官。在研习课程中,她详细介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实例阐释民族民间舞体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民族民间舞蹈展现的是民族文化的精髓,“真、善、美”是民族民间舞蹈所要体现的最核心价值理念。同时,她以傣族舞为例,向学员展示在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
黄磊老师课程截图
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许文绮向学员们系统讲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通俗性、普及性、趣味性、观赏性与自娱自乐等特点。她说,一个民族或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由劳动群众集体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会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既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分。民族民间舞蹈作为艺术的特殊语言形式,集中体现了民族的审美与意志,具有强大的民族团结的凝聚力。
许文绮老师课程截图
来自新加坡的学员高晓丹表示,王杰老师的课程讲授了很多有关舞蹈教学融合文化的理论干货,结合老师课堂上展示的小视频更能加深了解。来自马来西亚的学员黄珮嫣认为,黄磊老师授课认真细致、严谨清晰,指导大家不能只把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形体舞态的教学上,还需要深层次挖掘背后的文化,优化文化以及艺术体验。黄老师详细耐心的讲解和反复示范提升了大家的学习兴趣,与同学们的自然互动让大家迅速感受到民族民间舞蹈的特色和技巧。
来自蒙古国的巴雅尔图拉格说,许文绮老师的教学风格很独特,喜欢鼓励学员,会让人感觉到满满的自信。在许文绮老师的课程之后,他也尝试用老师的办法进行教学,课程效果果然与以往不同;来自德国的学员涂丽萍表示许文绮老师的课程特别棒,通俗易懂,让对舞蹈一点概念都没有的外行也能理解、感受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丰富内涵。许老师理论结合实际,用心备课,精彩授课,耐心回答学员问题,不仅让学员学习很多教学方法和实用技巧,更掌握一种新技能。这种与歌舞相结合的华文教学形式,自由洒脱、活泼奔放,一定会受到华裔新生代们的喜爱。
实用乐器与教学运用——奏出华文新篇章
暨南大学附属小学音乐教师王玮玮担任“实用乐器与教学运用”任课教师。在课程中,她从“常用小打击乐的用法”“打击乐在中文教学中的用法”“传统乐器葫芦丝的演奏与运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她说,拍手谣、童谣、字谜、绕口令等内容都可以运用小乐器进行辅助教学,生活中很多常见的日常用品就可以变成简易的小乐器,王玮玮老师用杯子、瓶子等简单材料制作小乐器进行展示,并带领学员一起创作中文教学中常见的辅助音乐。
课程图片
新加坡学员孔采钰表示,王玮玮老师利用身边的常见材料创制简易小乐器,很实用;利用各种乐器的发音特点进行各种节奏的演练,配合进行儿歌、诗词教学,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参与朗读、表演等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手中有了乐器,注意力将会更加集中,可有效解决课堂纪律问题,师生都会感受到教学的成就感,也会有动力继续前行。
本次研习课程邀请到海内外专业教师进行授课,老师们以专业的理论知识、典型的教学案例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技巧,向学员传递华文教育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技能,为学员带来华文教育新思路,不仅适应目前海外华文教师创新华文教学的需要,对今后华文教学的发展同样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供稿|华文教育系短期研修班管理团队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