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竿见影:长本领,看得见!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11-25 阅读: 94
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承办的2021年海外华文教师“华文教材编写及应用”线上研修班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名海外华文教师参加。充实高效的研修已过半,学员对丰富的课程设计、专业的教师团队、体贴的工作人员表示真挚的感谢!
马寅:寓教于乐 激起海外孩童学习中文兴趣
来自芬兰萌芽中文学校的马寅是一位年轻的华文老师,2017年她在芬兰首都开办公益中文课堂,由于芬兰政府会提供免费课程,因此参与的学生数量不多。
在参加暨南大学组织的海外华文教师系列培训后,她运用学到的课程设计、课堂管理以及教学方法等,吸取其他教师分享的教学经验,重新调整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如借鉴李敏老师的绘本教学模式、熊玉珍老师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融入蔡丽老师传授的趣味教学法,培训班学生人数短期内就增加到20人。同时多位家长表示,明年会继续来参加中文兴趣班,一定要把孩子的学前中文培养列入日程。
显著的数字变化和高度的反馈评价,足以说明海外华教从业者通过研修所获得的职业提升。马寅表示,研修班所传授的教学方法让中文学习不再枯燥,不再是海外华裔子弟的负担,他们乐在其中、兴致盎然,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马寅中文课堂照片
翟云柯:和衷共济力促华文教育事业兴盛
来自泰国皇太后大学的翟云柯非常感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提供这次难得的研修机会,让他可以针对教材编写进行系统性学习。他对各位授课教师及一直在幕后默默支持的工作人员表示真诚谢意。
翟云柯说,在参加研修班前,他也曾参与过任教学校的汉语教材编写工作,但当时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当时,编写任务重,时间紧,常常在设置生词、语言点以及编写对话时想当然,产出的教材就显得有些臃肿,而学生们在使用过程中也感觉有些吃力,种种问题让他感到无所适从。
本次研修班他特别关注蔡丽老师和王琪阳老师专题分享。蔡丽老师让人感到十分亲切,教学氛围也非常轻松自如。通过蔡丽老师的讲解,他对教材编写阶段有更深入的了解,再次反思之前的教材编写工作,“我发现我们编订的教学大纲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培养目标过高,和前册教材之间存在较大的知识断层,这就造成学生们学习时不够连贯。”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给他较大的信心,他相信接下来调整教材内容时,会有更加具体、明确的目标。
他说,“在短短三周内,来自世界各国的汉语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学习知识、交流心得、分享经验。虽然大家并不相识,但却有着共同的身份——汉语教师,都是汉语的传播者。”
曾桂珍: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来自非洲毛里求斯新华学校的曾桂珍老师非常感恩能有幸参加此次“华文教材编写及应用”线上研修班,感谢暨南大学知识渊博的老师们思路严谨、耐心细致地传授教材编写相关知识。她正在使用暨南大学出版的《中文》进行华文教学,通过此次研修,不仅对《中文》的整体设计和编写过程进一步了解,也学到不少灵活使用教材的方法和技巧。
曾桂珍表示,通过学习蔡丽老师“华文教材编写理念及总体设计”、干红梅老师“华文教材的历史与现状”、王琪阳老师“华文教材课文编写及其教学”等课程,她了解到编写一套教材十分不易。
认真聆听常芳清老师“《中文》小学版编写实践”、金颖老师“华文教材生词及其教学”、李卫涛老师“华文教材文化知识及其教学”等课程后,她深受启发,更加清楚如何正确使用《中文》这套教材,如何更好教授汉语和中华文化。
通过学习黄瑜老师“华文教材配套教学设计及制作”和李敏老师“华文绘本编写实践”,她收获新的教学思路:以后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手工制作活动,补充有趣的绘本阅读,为课堂教学增加活力。
熊玉珍老师的“华文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如同“及时雨”以解其开展中文网课教学的燃眉之急。熊老师手把手教学员做动画,让她这个初学者也制作出有趣的动画PPT课件。
她把参加此次研修比喻成“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到自己的母亲”,很幸运能够听到“母亲”的谆谆教诲。
曾桂珍最后提到华文教师需要经常审视自己,发现不足,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华文教学水平。此次研修班不仅让她开阔眼界,学习到丰富的知识,也结识来自各国的华文教师,大家在群里互相学习,深入交流,共同进步,是一次难得且难忘的学习经历!
供稿|华文教育系短期研修班管理团队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