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汉语系赴沙湾古镇、佛山调研留学生课外研学实践基地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05-18  阅读: 259




59日,华文学院汉语系主任王衍军、副主任金颖等一行人前往沙湾古镇与陶瓷名都佛山参观考察当地研学实践基地,并与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副秘书长董临东、文化祠堂专委会副会长谭曦、锦派文旅副总裁陈瑾等人探讨了适合留学生走出课堂、学习体验中华语言文化的新模式。

调研的第一站是广州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古镇。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了沙湾广东音乐馆、三稔厅、何世良艺术馆、何炳林院士纪念馆等地,了解了沙湾的历史发展与杰出人物代表,欣赏了岭南建筑精美的构造与砖雕、石雕、灰塑等艺术品,感受了沙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留耕堂,大家还见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笔礼仪式。据董临东介绍,沙湾古镇始建于宋代,在此后的形成发展中保留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目前已经开发了一系列与传统文化传播传承相关的科普实践项目,而祠堂文化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开发祠堂的教育功能。王衍军表示赞同,并介绍到,我系的华人华侨在留学生当中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他们回国除了学习中华语言,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根问祖,而祠堂承载了整个家族的历史、家风、文化等丰富内涵,应该成为他们了解自己的“根”的重要场所。大家边走边聊,希望能探讨出更多鲜活的形式,让更多海外华人华侨子弟回国后能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进行沉浸式的学习,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观陈列展品)

下午,调研团队来到了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其中一站——丹灶仙岗村。虽然是冒着烈日,但走在安静整洁的街道上,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所吸引,纷纷点赞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并表示应该让更多外国友人看到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改变大家一直以来认为的农村就是 “脏乱差”的刻板印象。而这些变化,都可以通过留学生的眼睛去发现。

(介绍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走进正在装修的一个小剧院,见到了剧院主人——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人张氏父子。据介绍,剧院平时会上演经典粤剧剧目,扩建装修后能容纳更多观众,开发更多体验功能。张氏父子一家都各有所长,身体力行,致力于刺绣、陶艺、版画、工艺品的修复等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传播,并不断探索一些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新形式,让这些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被更多人接受,实现“文化活村”的目的。金颖从留学生学习体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可以根据节气设计不同体验项目的思路,如,元宵包汤圆饺子、端午节划龙舟体验、中秋节制作月饼花灯以及粤剧欣赏、汉服试穿、制作中国乐器、陶艺拉坯等活动。随后,大家就如何把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留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起来,激发更大的活力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美丽乡村、深厚的文化根基以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应该让更多海外华人华侨共同见证、共同传播、共同守护。

(剧院合影)

(介绍木刻模具)


在三水文创古镇,大家先后参观了粮食博物馆、邓氏大宗祠、现代化农耕体验区,了解了农耕文明、岭南水乡特色,参观了水稻示范田、大棚种植基地等。看着眼前的绿水青山,大家在感叹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与现代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深感要向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责任。

(欣赏陶瓷、漆器制品)

我系多年来致力于留学生的中华语言文化教学传播,也非常重视留学生的课外实践课程,近几年一直努力开发创新更多适合他们学习、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实践项目,如走进粤剧院、考察茶园基地、参加广交会等,深受留学生欢迎。接下来,我系会梳理、整合考察调研的宝贵资源,寻找与留学生课程学习的契合点,为他们打造“学而乐、乐为学”的多元化学习实践基地。

(周海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