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分享优秀导师经验,敢于善于项目申报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新晋导师培训暨国家社科项目申报宣讲会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11-11  阅读: 205






 2020114日下午,我院于办公楼411会议室召开了新晋导师培训暨国家社科项目申报宣讲会,暨南大学社科处潘启亮处长、杨杰副处长、路东伟老师,华文学院邵宜院长、华文学院党委邱向欢书记、张礼副院长、杨万兵副院长,华文学院研究生教育督查组组长彭小川教授等,学院各系部(学位点)主任、点长、导师,研科办相关人员均参加此会议。会议由杨万兵主持。

探讨教育新思路,明确教研新要求

邵宜强调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导师队伍建设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制度,进一步提出提高、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一是提升导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倡导研究风气,建设导师交流合作平台;二是服务职能部门思考如何为导师们提供真正有用的服务,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杨万兵结合学院研究生教育交流研讨会的内容,指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提出导师培养、教学管理与服务的新要求:提高热情和积极性,切实做到为导师和学生服务。

分享优秀导师经验,提高教书育人质量

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熊玉珍副教授分享两位优秀毕业生的案例,指出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要关心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同时要鼓励和帮助学生,为学生开辟广阔道路。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做到守规则、善规划、贵坚持,将在校时间进行细致规划,制定任务清单,重视细节,定期举办学习心得交流会。

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主任曾毅平教授从导师的职责、导师的活力、在研究中培养、师生关系的度、形成有活力的师生学术科研共同体、幸福和痛苦指数等角度分享自己的经验,指出导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要牢记导向、导学、导心;关注学生的学业,帮助学生做好学术生涯规划;导师自身也要加强本领的提升,不能脱离课堂;学会借鉴优秀教师经验,保证对学生的指导时间。

彭小川教授指出作为导师的中心思想是心中要有研究生:一是引导学生,做好学生的人格培养;二是尽可能关爱每一位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从注重启发引导,积极互动和善于引导,形成良好互动两个角度讲解如何使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学到终身受用的东西,提升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国家社科项目宣讲,敢于善于乐于申报

潘启亮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型、整体情况,分享我校申报情况;从选题要求、命名原则、检验标准等方面解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书,强调申报书写作的注意事项,进一步鼓励大家要敢于申报,善于申报。

针对各系部老师提出的如申报时填写已有的国外期刊SSCISCI科研成果是否有影响、申报方向的确定、申报时间过长且难以通过、申报书的通用性和特色性、申报题目的重复率、申报经费的使用等问题,潘启亮均一一给出了中肯的答案。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会议最后,邱向欢书记作总结发言,他强调,每一位导师要明白身上的责任和职责,积累从教治学经验,关心关爱学生,重视思政工作,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任务;强调意识形态,落实“六项责任制”,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等。

|郑巧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