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悟教学之道 展名师风采——记华文学院师德师风主题教育系列之“十佳教学名师”教学经验分享会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10-27  阅读: 133






1022日下午3时,学院党委工会6楼活动厅联合举办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邀请我校首届校级荣誉“十佳教学名师”获得者田明教授李香平副教授教学经验分享院全体教师、学院系部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及辅导员均到场参加,分享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邱向欢主持。

邱向欢指出,学校今年评选了首届校级荣誉“十佳教学名师”,并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进行表彰,为全校教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标杆。同时,此次活动,也是落实学校党委在9月份以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营造学院浓厚的重视教学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邱向欢希望学院教师向先进教师学习,有所收获和帮助。

(首届校级荣誉“十佳教学名师”获得者田明教授分享教学工作经验)

首先,田明作题为“教学是一场修行”的演讲,结合当前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以“我能通过教学获得什么”引导开场,全面阐述了“理解学生,就是在发现新的世界”这一命题,以哲学的思辨阐释了教学对于提升教师修养、促进科学研究和育人育魂工作的重要意义。田明认为教学要具备“洞察力”和“创造力”,其中“洞察力”回应的是“教学是什么”的问题,而“创造力”可以回答“教学不是什么”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求学和工作的实际经验,分享个中体会。其中“经典悟道”、“教学要塑造一种属于教师的感染力”、“教学不应该局限于学科的划分,应该在学科的基础上回归历史与社会”、“教师要拥有把知识还原为思想的能力”等观点引起听众广泛共鸣。

(首届校级荣誉“十佳教学名师”获得者李香平副教授分享教学工作经验)

李香平将自己作为一线教师,多年来致力于本科教学的经验概括为上好课,上好一门课。她把自己从教18年的经历概括为“课程与教材”、“线下课程与线上课程”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认真备课、研究课程、编写教材,自成体系;第二个阶段,结合技术,创新教学、积累改进,从线下课程到视频课程和慕课的建设打造,不断打磨和自我提升,实现了从“乡土气息”到“国际范儿”的蜕变。总结其20年的一门课程的教学,李香平认为,“要上好一门课,就必然离不开教学研究,与此同时,教学研究过程也会引领、引导学术研究的选题与指向。”从刚走上讲台给学生讲授“汉字学”,到现在建设有面向国内本科生、中小学语文教师、海内外华文学习者、海内外汉语教师等的“汉字的奇妙世界”教育部视频公开课,“汉字文化及应用”在线慕课等多门线上课程,其课程性质、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在利用学科前沿理论,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专业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这个过程是“教有所成,学有所获”的过程,是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获得自信、收获快乐的过程。最后李老师引用《荀子》“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表明自己对教学的态度。她最后指出,教学是一场自我修行,讲台是教师的舞台,课程是教师的平台,享受这方讲台、珍惜这个平台,教学之乐、乐在其中。

二位老师的分享引发了会场热烈的讨论,或谈国学,或探讨学生培养。讨论过程中,李香平就中华文化的核心——“和谐”与“仁”做了进一步阐发;田明结合自身介绍了如何平衡培养学生宽厚基础与创新能力的工作经验。

华文学院副院长杨万兵对分享会进行点评。他援引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知识圆圈论”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并说明“把学生不懂的教得学生懂,是成绩;把学生懂的教得学生‘不懂’,需要老师具备更深厚的学术积累和更高超的教学技巧”,只要用心钻研教学过程,教学科研并驾齐驱,更好地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研究自己,就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华文学院党委、华文学院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