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广东省级期刊、我院校刊《广州华苑》招募学生编辑的通知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09-23  阅读: 463



《广州华苑》为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侨刊,刊号CN-44Q1049,创办于1991年,我历史最悠久的刊物,迄今已发行56杂志现为季刊。自2013年改版以来,该杂志成为一本由华文学院学生自采、自编、排版,展现学院五洲学子风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综合型刊物亦属广东省汉语实验教学中心实践项目。作为华文学院重要的外宣平台,在海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广州华苑》通过在国内发行实体杂志,在海外发行电子版的方式运营。2014年、2015,我刊参加中国期刊博览会,省、市主要领导视察我刊,并得到了新闻出版界同行的好评,近三年均作为优秀侨刊代表,在全省新闻及期刊工作会议上发言。

部分学生编辑因毕业、升学等原因离职,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我刊即日起面向全院招募学生编辑若干名,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具体要求:

1.文字、栏目编辑要求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创新意识和策划能力,有相关文字编辑经验者优先。

2.美术编辑要求有较好的美术设计、图片处理功底和策划能力,有相关美术编辑经验者优先。

3、新媒体运营部要求有新锐的媒体视角,有熟悉操作计算机相关软件和手机APP的技能。

4、编务人员要求有较好的统筹能力,具备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二、招聘岗位:

1.文字编辑8

2.美术编辑8

3.编务工作人员3

三、奖励方式:

受聘者将有机会参加编辑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和考察活动。凡做满两期《广州华苑》的同学,学院对其工作成果进行审核后可认定为毕业实习。编辑副刊综合测评给予加分。

  1. 报名方式:

有意者请填写此报名表,于107日前放入笃行楼/敬慎楼1楼报名箱,或发电子版至广州华苑邮箱:gzhuayuan1991@163.com(附咨询群二维码,进群可以领取电子版报名表。)

  1. 聘用方式:

10旬公开面试,择优录取。


附件1:报名表下载

baomingbiao.doc


附件2:《广州华苑》简介



身边的《广州华苑》,一个陪伴了您28年的好朋友

(即将出版的第57期卷首语)  


随手拿起身边的《广州华苑》创刊号,一份满足感与责任感即刻交织在心里——从19912019,跨越了28年,我们还是那边珍惜这位身边的“好朋友”: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前身为广州市华侨学生补习学校,自1953年成立以来,几经沉浮、一代代补校和暨南华文人筚路蓝缕,始终不忘的是服务于弘扬中华语言文化、联络海外华人华侨同胞的侨心侨情,维系炎黄子孙共同的血脉亲情。1991年,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校刊,也就是今天仍活跃在广东侨刊界的《广州华苑》,对于我们学院来说,《广州华苑》已经陪伴了我们28年,正值壮年;但对于广东期刊(侨刊)的大家庭来说,我们还很稚嫩。资料记载,广东省第一本侨刊乡讯,是由台山地区于1909年发行的《新宁》杂志,由于台山乡亲很早便旅居海外,使得海外乡亲殷切需要了解家乡的动态,而促成了第一本侨刊的诞生。

身处校园,横跨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办学阶段,从一本新闻期刊、到学术期刊,再到综合反映现代大学生(特别是华人华侨大学生)校园生活及海内外文化交流的综合期刊,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正是得益和借助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华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主动解放思想,顺应现代校园媒体读者群需求和新媒体发展趋势,与现代中国的发展潮流努力保持一致,所以才促成了我们这本在广东省侨刊乡讯序列中具有特独风貌,专门面向侨二代、侨三代读者群的新《广州华苑》。

近年来,中国与国外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汉语热”方兴未艾,海外华人华侨除了积极投身祖(籍)国经济建设外,也积极参与华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及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各种工作中。暨南大学顺应这个有利的国际形势,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华人华侨踊跃送孩子回到祖籍国学习专业汉语、学习中华文化、攻读学位,在海外兴办华文教育机构和学校,开展本土化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联谊活动等。上述这些题材,就成为了我刊主要的办刊内容和方向,我们在百度百科的定位就是“我刊坚持促进华语教学发展、反映国内外华教动态、着力推广华语、增进校友交流,服务华人华侨社会的办刊宗旨,弘扬主旋律,传递‘中华情’,反映社会进步,褒扬爱国侨心,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境外传播、打造华人华侨传递乡情、联络乡谊的桥梁以及构建世界华文教育的交流平台”。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为我刊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和读者群。

目前我刊面向的是近10万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侨补校)校友和全球华文教育界的朋友们,其中70%以上读者是毕业后返回所在国的海外校友,他们关心母校、更关心祖籍国的建设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的校友分布于114个国家和地区,他们都能通过实体和电子杂志获取到我们的最新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除了读者群是以华人华侨为主的海外校友,很多在校学生、不乏海外留学生等都也成为了我们的编辑和工作人员。

除了校园题材,在广东省期刊协会和侨刊乡讯委员会的帮扶下,我们也逐步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2018年初,借着汶川10周年纪念活动的契机,我刊随广东侨刊记者团前往汶川、映秀进行专题采访。题材比较沉重,这是《广州华苑》第一次走出校园业务的传统框架,我相信这个沉重但有意义的开始,必将是我们未来办刊的努力方向。我们会更多地关心社会、关注我们这个时代,这才是作为一本负责任、有态度的媒体应该做的事情。2018年年底开始,我刊记者团先后开赴南京、上海、福建建阳等地,开展“重走暨南路,弘扬暨南精神”大型采访系列活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的号召——“把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我们也会办很多的读者分享会和线下活动,如“极飞无人机”试飞活动、广东省农科院关爱环境活动、花城出版社新书发布活动等。我们相信,只要保持媒体人不断创新的职业追求和独特嗅觉,我们一定可以继续搭乘改革开放的高速列车,走向更为美好的明天。

2019年,我刊从半年刊改版为季刊,在广东省侨刊乡讯委员会提升为“委员单位”,这是对我们成绩的认可,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东省委宣传部对我刊主办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成立的“广东省侨刊乡讯阅览中心”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帮扶,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去做好的事情,我们应为保存、整理、展览广东侨刊乡讯做出应有的工作贡献。


28岁的我们,享受这份成熟所带给我们强健的体魄和成熟的思考能力,但我刊将永远坚持用18岁阳光的“颜值”和“内涵” ,成为五洲学子大学生和校友那个美好而年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