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暨南发射塔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共建单位揭牌、暨南大学第23期辅导员工作论坛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名辅导员工作室”授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11-23 阅读: 401
11月20日,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共建单位揭牌仪式、暨南大学第23期辅导员中华文化专项工作论坛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名辅导员工作室”授牌仪式在暨大华文学院举行。
暨南大学副校长饶敏介绍,暨大联合广东知名文博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和暨大重要讲话精神,擦亮暨南金字招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同打造广东乃至全国高校第二课堂中华文化传承弘扬高地、为内地、港澳台及华人华侨学生研习传播中华文化创造良好条件的重要举措。暨大率先在全省高校设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名辅导员工作室。
暨大副校长饶敏、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颜晖、学生处处长区向丽、团委成品兴书记、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何清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张将星、华文学院党委书记史学浩、副书记马洁以及共建单位、暨大各院系的主管学生工作领导和辅导员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强强联合,高校引流知名文博资源,共建中华文化研习教育基地
随着揭牌线帘的徐徐开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和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正式成为大讲堂的共建单位,至此暨大的校外中华文化研习教育实践基地增至7家,涵盖广东政府文博管理机构、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海丝申遗中国预备名单单位,为暨大港澳台侨学生开展中华文化、岭南文化、“一带一路”和爱国主义的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文博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校外实践场所。
饶敏副校长在揭牌仪式讲话中指出,暨南大学一贯以来秉承“忠信笃敬”的校训,以优秀中华文化培养造就人才。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这既是华侨最高学府的历史使命,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一带一路”倡议、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桥头堡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大讲堂”项目在社会各界及广东省重要文博单位的关心支持下,与校外共建单位紧密协作、越办越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为维护祖国统一、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齐心共筑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
共建单位领导表示广州市文广新局正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州的重要讲话精神,整合资源优势,建设文化强市,进一步发挥先进文化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外交流合作、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作用。此次共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两家单位将利用在广东省相关领域的权威地位和自身优势,为暨大各国学子、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学习实践岭南文化、爱国文化的平台,为岭南工艺文化进校园、“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颜晖被聘为“大讲堂”项目的顾问,他们将用各自专业的学术涵养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指导大讲堂的发展,饶敏副校长为他们颁发了聘书。
文化嵌入思政,创新立德树人、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新模式
暨大历来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该校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加强辅导员业务素质提升、促进校院和院院间的工作交流,该校学生处自2015年起创办了“辅导员工作论坛”这一新颖有效的工作形式,定期举行不同主题的学习培训和分享交流活动,至今已走过了22期。华文学院是暨大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学院,在中华文化的教学科研、活动项目实施方面取得累累硕果。此次论坛的中心主题是“中华文化教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刘潇潇老师分享了她策划实施“中华文化大讲堂”的心路历程,并向各学院辅导员介绍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并结合学院特色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中华文化教育活动的经验方法。
为增加论坛的互动效果,让辅导们能直观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汉服礼仪和射艺研习班的同学带来了中华汉服礼仪展示节目《文明的回响》和射艺节目《箭阵》。这些节目都是大讲堂研习班学员研习中华文化的成果,虽然略显青涩稚嫩,但都饱含了华人华侨学生学习祖(籍)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赤诚之心。辅导员老师不仅能看到秦汉、隋唐、宋明等时期形制的汉服,领略千年服饰文化之美,还能学习汉服礼仪知识、亲身试穿华美的汉服,感受泱泱中国的“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不凡气质。射艺乃古代六艺之一,讲求立德正己、礼乐相和,倡导人格塑造,是寓德于射、寓礼于射、寓教于射的珍贵人文实践项目。辅导员们为华人华侨学生精湛的射艺所折服,纷纷参与射箭体验,感受这古老又强健的传统文化。
在论坛举行前,学校还举行了“刘潇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名辅导员工作室”的授牌仪式,饶敏副校长亲自授牌,学生处等部处领导为工作室第一任期的成员颁发了聘书。今年,该校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大力提升学生思政工作质量,设立了3个名辅导员工作室,其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名辅导员工作室”为省内高校首创。学校希望用“工作室”这一方式,充分发挥主持人的经验优势,集合校内优秀辅导员,努力在全校中华文化研习、活动策划及实施、课题项目申报研究、工作培训与交流等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文化传承工程的国际化据点,已有50余个国家、22000多人在校学生受益
暨南大学学生来自115个国家及地区,涵盖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促进各国学子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增进大家对“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研习,我校学生处主办,华文学院承办,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东东翮堂本土文化促进中心、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七家单位共建“中华文化研习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打造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项目。
大讲堂以“逐梦一带一路,品读中华文化”为主题,以“礼乐诗书、一带一路、岭南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体验、研习、传承、推广”为目标,以“以文育人、用情化人、公益传播、全面培养”为工作理念,设置研习班、专题讲座、志愿服务、汇报演出、学术科研、创新创业、微信公众号、实践考察、文化互动体验、团队建设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板块,为广大学生尤其是港澳台侨学生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化的研习平台。大讲堂以活动促学习、以学习助学术、以学术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开创了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渠道。大讲堂每年开设2期,自2016年4月揭幕以来,已有22000多人次来自50余个国家、24个学院的莘莘学子参与,开设12个中华文化研习班课时1500多节,活动和比赛300多场,发表公众号推文800余篇。该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度高、持续性强、媒体报导广泛、学生普遍受益,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果。大讲堂获得教育部第四届“礼敬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广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赢在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广东省挑战杯创业大赛铜奖、广东省志愿服务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广东省在粤外国留学生交流活动节目表演一二等奖、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华才艺大赛二等奖、广东省第三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等10余项国家和省级殊荣和立项。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戏曲频道、中新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电视台、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搜狐网等40多个国家级、省市校级媒体对大讲堂的相关活动进行了报道和转载,在校内外都产生积极影响。
暨大依据自身侨校特色和办学使命,实施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以学生处、华文学院为主要单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以“暨南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紧扣“以中华文化为基础,以学术文化为核心,以国际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发展思路,实施文化精品战略。聚焦一流学科建设,以优势学科带动先进文化传承。其中“中国文化节”、“中国文化之旅”、“中华才艺基地”、“中华文化大讲堂”等一批品牌项目构成了暨大扎实有效的第二课堂中华文化研习和传播体系,服务于中华文化传播者的培养和质量的提升,将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殷切期望生根落地、开花结果。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