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语言、音乐与大脑”国际会议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召开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11-22 阅读: 459
2018 年11月17日至18日,恰逢暨南大学112周年校庆暨重建60周年、复办40周年及华文学院65周年院庆,首届“语言、音乐与大脑”国际会议(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Music and Brain)在华文学院办公楼第一会议厅举行。本次会议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研究院主办,香港理工大学语言、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语音乐律实验室协办。来自美国、瑞典和奥地利等国的三位专家,以及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等高校的十位语言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音乐家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类语言、音乐和大脑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1 邵宜院长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研究院院长邵宜教授主持,著名语言学家王士元教授做了首场报告。在报告中,王教授从演化语言学的角度指出,语言与音乐两个看似不在同一个平面的系统,实际上是共同起源的。在人类诞生早期,我们用不同的声音符号去传达狩猎、方向、合作等信息,同时传递喜悦、悲伤、恐惧等情绪。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这套符号系统的发展,传达信息的功能便和分享情绪的功能分化开来——强化信息功能的部分固化了音素,便成为了最初的语言;而强化情绪功能的部分固定了音高、节拍,便成为了最初的音乐。
图2 著名语言学家王士元教授作报告
在两天的会期中,各位专家学者均在不同的领域谈到语言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生物学家Fitch教授提出了“生物音乐学”(Biomusiology)的概念,并利用数据建模绘制舌位图,提出人类产生语言的决定性因素并非发声器官的改变,而是大脑的进化。北京大学孔江平教授从中国传统乐曲、戏曲形式和汉语、汉字之间的联系探讨语言和音乐的相伴相行;香港大学姚文礼教授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究人类对于声音的处理和加工过程;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的Salvi教授从工程学的角度探究语音输入、识别,使得机器会根据人的声音情绪去启动、服务;香港理工大学张偲偲教授从脑区活化的角度探讨老年人、音盲人士对语音认知能力不足的代偿机制。
图3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生物学家Fitch教授作报告
通过两天的会议,与会专家学者深入从语言演化、大脑认知、语言与音乐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语言与音乐的分歧、语言障碍及音盲人士训练、人机交互等方面进行报告、探讨,指引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
暨南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下设语言文化生态研究中心、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语料库研究中心。随着此类国际前沿研究学术会议的举办,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合作,进一步吸纳国际人才与高级别研究人才的加入,为应用语言学研究打造坚实的发展平台。
(文:王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