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一叶一彩绳,千言万语乐无穷——2018年“寻根之旅”夏令营手工课纪实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06-18 阅读: 166
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勤勤恳恳的、热爱生活的中国人,在辛劳工作中形成了种类繁多的手工工艺。根据本次“寻根之旅”营员的特点,学院准备了中华绳艺、剪纸、草编、中国书法和泥塑五门手工课。这些手工课程不仅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洒在青少年营员心中,更传递了绿色环保的理念,让营员们体验到中华文明的魅力,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沐浴洗礼,茁壮成长。
提起剪纸,大家都不陌生,营员们在知道有剪纸课的时候都很兴奋,并期待自己在课上可以剪出精致好看的剪纸作品。由于本次夏令营营员们年龄偏小,剪纸课莫雨静老师在强调剪纸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后,到营员的身边一一指导,直到学生能够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莫老师正在讲解剪纸步骤)
“姐姐,姐姐,你看我有扇子了!”一位营员跑到记者的面前,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草编课上的作品。时值仲夏,广州天气炎热,王研老师教营员们编一把蒲扇的确是不错的选择。草编课后营员们手里人人多了把扇子,一上一下不停地扇着,好不惬意。第二节课的主题是编织提篮,既实用又环保,营员们纷纷为草编艺术点赞。
(营员与自己的草编作品合影)
提到泥塑,泥人张一定是最为熟识的了。恰巧营员们的老师也是“泥人张”,张登峰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导营员一步步完成泥人的制作,不论是孙悟空还是猪八戒,营员们都能创作的惟妙惟肖,似乎每个小小的泥人都是西天取经路上斩妖降魔的大英雄。营员们的优秀作品摆放在华文学院办公楼的展台上,不时吸引往来的师生驻足观看。
(张老师与营员们合影留念)
中国书法和绳艺同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练习,也是一种文化的修炼,精神的陶冶。通过几节课的练习,不仅提高了营员们汉字书写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进一步提高文化修养。
(营员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中华璀璨文明不仅仅在大好河山中,指尖上的工艺更是精益求精,闪耀着中华文化之光。手工课程是营员们在“寻根之旅”夏令营中进行的一次指尖寻根之旅,营员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与中华文化直接面对面,一定能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及独特魅力。
(吴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