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领略文化魅力,传承中华文化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04-08  阅读: 60



    为更好地让营员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本次“中国寻根之旅”春令营(暨南大学营)为海外华裔青少年精心准备了中华文化的体验课程包括南拳、太极扇和初级刀武术课程,民族舞蹈和竖笛的才艺课程,以及中华绳结、草编和剪纸的手工课程,让营员们真切地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在文化体验课程开始之前,营员们激动不已,表示对即将学习的武术、文化类课程充满期待。

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营员们学习中华武术不仅能全面的锻炼身体,还能在练习中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具有结构紧凑,动作朴实,手法多变等特点,在彭洪锐老师的认真指导和示范下,营员在学习中深刻地体会武术精神。太极扇将武术功夫和扇子舞融合起来,刚柔并济。曾淑娟老师带领营员从基本功开始,营员认真学习每一个动作,整齐划一。初级刀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类,具有健身、竞技、娱乐观赏等多种功能和价值。营员们跟随着林华晓老师的动作,在练习中练出了自己的气势。

1.jpg 

营员认真学习太极扇

才艺课程上,营员们的表现也同样精彩。民族舞蹈的课堂上根据营员的兴趣和特点,谢惠迎老师选择了京剧舞蹈和新疆舞蹈进行教学,谭婵义老师则选择蒙族舞《酒歌》和维吾尔族舞蹈《哈密姑娘》进行教学。营员们随着舞蹈老师的指导翩翩起舞体现了浓郁的中华民族风情。竖笛课上,谭合序老师讲解竖笛的乐谱和演奏技巧,认真指导营员学习中国古典乐曲《彩云追月》。经过课堂上的不懈练习,营员们能够完整地吹奏出悦耳悠扬的笛声。

2.jpg 

(竖笛课堂的练习)

手工课程非常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其中,草编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利用各地所产的草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和图案。王研老师利用草编材料为营员示范,编出精致的小蚱蜢、玫瑰等,营员们看后表示十分有趣,并向老师学习制作方法。剪纸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中的瑰宝之一,莫雨静老师边讲边教营员们动手制作灯笼、“春”字、“囍”字等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作品,营员们迫不及待地尝试自己制作作品。中国绳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装饰手工艺品,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营员们全神贯注地跟着郭静老师一起学习了中国结的制作,对完成的作品爱不释手。

 3.jpg

(老师和营员们展示剪纸作品)

  通过几天的学习,无论是武术类课程,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类课程,都受到了营员们的欢迎和喜爱不少营员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展示,他们表示很喜欢这些文化体验课程,加深了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了解,从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接下来的课程也充满兴趣

(黎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