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华文教育·教师研习”马来西亚班 专题讲座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12-29 阅读: 283
华文学院为本次教师研习班精心安排了《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与中华文化传播》、《科学发声与嗓音保健》、《‘一带一路’与当代中国》和《华文教学管理与质量控制》共四场专题讲座,内容丰富,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12月12日下午3点,由华文学院院长邵宜教授主讲,主题为《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与中华文化传播》讲座在学院办公楼309顺利进行。通过此次讲座,学员们清楚了解了当今华文教育所实习的三化策略,即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以不断提升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面向现代化和未来。“语言教育,也是美育教育。”华文教学不仅在于教授华文知识,还包括美育、美德和文化的传播。华文教师在进行华文教育的同时,应在课堂中融入德智体美劳这五大元素,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邵宜教授讲座开讲)
12月14日下午3点,由王宝璋教授主讲,主题为《科学发声与嗓音保健》讲座在学院教学楼六楼活动中心顺利进行,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洁致辞,讲座由招生与合作部副主任方李瑾主持。王教授是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原艺术系特聘声乐教授,虽年高83岁,却无需麦克风,以浑厚响亮的嗓音与现场上百名观众进行讲授和互动交流,让在场听众赞叹不已。王教授还现场邀请研习班学员上台示范,就如何正确发音给予指导。声音是教师重要的宝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把好声音可以让一堂课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此次讲座,学员们学到了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嗓子,运用正确的发声方式,加深了对科学发声和嗓音保健的理解和认识。
(王宝璋教授讲座开讲)
12月17日下午3点,由李卫涛教授主讲的《‘一带一路’与当代中国》讲座在学院办公楼707顺利进行。讲座上,李老师运用影片教学,生动有趣。李老师向学们讲解了“一带一路(OBOR)”倡议的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由此可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一路”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串联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以亚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长期目标。而马来西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李老师认为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推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走向世界的则是纵横的高铁网,有理有据,令人信服。通过此次讲座,学员们加深了对中国发展现状的了解,感受到当代中国正走在复兴之路上,更体会到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中马两国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在和平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
(李卫涛教授讲座开讲)
12月23日下午3点,由宗世海教授主讲的《华文教学管理与质量控制》讲座在学院办公楼309顺利进行。宗教授深入讲解了不同高度的华文考试的标准,并结合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比如提高教师待遇、改良评估方案等。学员们踊跃发言,与宗教授就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热烈讨论、深入交流。
(宗世海教授与学员合影)
(吴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