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2017“华文教育·华文教师证书”培训暨南大学班(12月) 学员专访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12-22  阅读: 308




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承办的“华文教育·华文教师证书”培训暨南大学班12月)共有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59名海外华文教师参加。他们大多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本着刻苦求学的精神,带着不断完善教学方法的目标,孜孜不倦地汲取每堂课的精华。记者对此次培训班的三位学员代表进行了专访。

曹怀放学得文武艺,扬传中国魂

曹怀放来自英国的一所周末制语言学校,教授过不同学习性质与目的、不同年龄层级的学生学习汉语。获知国侨办主办的“华文教育·华文教师证书”培训项目,毫不犹豫地决定报名参加,提前六个月就向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提出了申请。

曹怀放表示此次证书班项目吸引他的有三大原因:其一,“华文教师证书”含金量高,是权威型证书,也是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检测与针对性的提高;其二,可以与海外各国华文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华文教育事业的大动向;其三,广东有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

经过18天的课程学习,曹老师感慨受益无穷。不仅学习到了汉语语法、教学评估与测试等理论知识,还掌握了汉语教学相关实践技能,并且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技术上有待提升,希望多多学习如何把把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生动有效地运用于课堂。三次文化考察也让曹老师意犹未尽。曹老师被羊城“小蛮腰”的视觉体验和珠江迷人的夜景所触动,被佛山瓷都的岭南风情所感染,被深圳民俗文化村的大型文艺表演所震撼,并表示这些体验都是他日后讲述中国文化时的活素材。

总之,曹老师对这次的证书班培训十分满意,决心要始终不渝地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image.png 

(真诚的曹怀放老师)

王念东:感受、感动、感知、感恩

王念东来自俄罗斯中华文化促进会,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海外生活经历。王老师是师范大学出身,毕业后在高校任教,后来随家人去了莫斯科。在拼搏事业之余,总会抽出时间给当地的汉语和中华文化学习者上课。王老师未曾忘记心中最初的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在事业功成名退后决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华文教育,拾起年少时的初心。因得到中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推荐,前来参加这次“华文教育·华文教师证书”培训

王老师对18天的学习与生活感触颇多,她用了四个词概括——“感受、感动、感知、感恩”。来了广州后,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祖国的强大兴盛感到由衷的自豪与骄傲;被暨南大学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以及志愿者们对学员们的悉心照顾所感动;在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华文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感知到缤纷多彩的异域文化与他乡风俗;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汉语热”的大背景下自己应该肩负的使命,要致力于把华文教育推向标准化、规范化。她表示非常感谢藉由此机会让她能够重新捡起大学的知识,重新吸收养分,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充电;更加感谢祖国的力量,是祖国的繁荣强大使海外华人能直起腰杆,活得扬眉吐气,使她在传播中华文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image.png 

(优雅知性的王念东老师)

吴春燕:再进华文门,归去当更强

   吴春燕来自新加坡的一所政府中学,任华文教师已经十多年了,教学经验丰富,推崇华文戏剧教学。

早在两年前,吴老师已经在暨南大学获得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这次的证书班培训是她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第二次学习经历。而促使她二进华文门的原因是为了突破教学瓶颈期,因为在新加坡多年华文教学的对象都是华文水平有限的中小学生,所以并不能系统地讲授汉语语言知识点,特别是涉及到一些比较深入的语言点的解释时,就会感到无力。吴老师反思后把这种无力归结为自己对汉语语言知识点的遗忘和对细微知识点未能做到真正融会贯通。于是她决定静下心来重返学习课堂,并希望通过与海外各国资深华文教师密切交流,学习新的华文教学理念和方法。

重新回到作为学生的汉语课堂,吴老师又一次爱上了自己的华文教学事业。尤其是彭小川教授的《汉语语法教学》和熊玉珍教授的《汉语教学技术》对她的启发很大。既让她学到了汉语语法知识点教学中的多种灵活实用方法,也让她看到多媒体教学在提升学生汉语学习兴趣中的重要作用。三次文化出游中,吴老师表示对参观黄飞鸿武术纪念馆的感触最深,为自己是华人的身份感到无比自豪与荣幸。

通过18天的学习,吴老师捡起之前学过但已经渐趋模糊的很多知识点,并对自己的华文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调整与规划。

image.png 

(亲切温和的吴春燕老师)

   华文教育系供稿 新闻:冉梦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