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又添共建单位,南越王宫博物馆助力我校学生“一带一路”研习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06-15 阅读: 472
6月13日,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以下简称“大讲堂”)共建单位揭牌仪式在南越王宫博物馆举行。大讲堂迎来了第四家共建单位——南越王宫博物馆。该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史迹点之一。暨南大学副校长饶敏,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等领导共同为共建单位揭牌。南越王宫博物馆是我校大讲堂项目的第四个共建单位。我校将与该馆在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宣传推广、实践考察、学术科研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助力大讲堂对于海丝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研习。学生处处长区向丽、创业学院院长张耀辉、校团委书记成品兴、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斌、华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洁等参加了活动。《羊城晚报》等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导。
(共建双方单位领导揭牌)
大讲堂创办一年半,硕果累累
揭牌仪式上,饶敏副校长讲话。她指出,我校秉承“忠信笃敬”的校训,以优秀中华文化培养造就人才,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这既是华侨最高学府的历史使命,也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大讲堂项目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越办越好,为“一带一路”规划发展、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全洪馆长表示将发挥博物馆的自身优势,为暨南大学广大学子、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学习实践平台,为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一带一路”宣传推广尽力。
(饶敏副校长为大讲堂顾问颁发聘书)
(领导们为大讲堂文创产品大赛获奖同学代表颁奖)
(领导们为大讲堂汉服展示大赛获奖同学代表颁奖)
暨南大学学生来自115个国家及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同学居多。为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增进大家对“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和研习,我校学生处、华文学院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广东东翮堂本土文化促进中心、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四家单位共建中华文化研习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打造“暨南大学中华文化大讲堂”项目。
大讲堂以“逐梦一带一路,品读中华文化”为主题,以“礼乐诗书、一带一路、岭南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体验、研习、传承、推广”为目标,以“以文育人、用情化人、公益传播、全面培养”为工作理念,设置研习班、专题讲座、志愿服务、汇报演出、学术科研、创新创业、微信公众号、“一带一路”实践考察、文化互动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学习项目,为广大学生尤其是港澳台侨学生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的研习平台。大讲堂自2016年4月揭幕以来,先后获得2016年广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志愿服务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广东省在粤外国留学生交流活动节目表演一等奖、广东省第三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等14项省市校级殊荣,30多家国家级、省市校级媒体对大讲堂的相关活动进行了报道转载。
学子们展示研习成果,弘扬文化
大讲堂龙狮研习班的同学们在揭牌仪式上表演了南派舞龙和舞狮。狮嘴里吐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携手重振海丝雄风”的横幅紧扣活动主题,让在场领导嘉宾和同学们为之欢呼喝彩。射艺研习班和汉服礼仪研习班的各国同学带来了《诗韵杜甫》的节目,展示了汉乐舞和传统射礼的深邃魅力。这些节目都是大讲堂研习班学员研习中华文化的成果,虽然略显青涩稚嫩,但都包涵了华人华侨学生学习祖(籍)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赤诚之心。
(龙狮研习班的同学表演“龙腾狮跃耀中华”节目)
(射艺研习班的同学表演射礼箭阵)
(汉服礼仪研习班的同学表演《诗韵杜甫》)
仪式结束后,双方领导和暨南大学的华人华侨学生参观了博物馆的“曲流石渠”大型考古挖掘现场,南越国、南汉国宫署遗址和城市建造遗址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览。
参加表演的木洛江同学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乌兹别克斯坦。他表示:“我非常热爱中华文化,参加大讲堂的研习不仅让我学会了射艺和汉服礼仪,也提高了我的汉语水平。今年我成功申请到了奖学金继续在暨南大学中医学院深造,我要把中国的中医文化带回我的国家,造福当地人民”。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岑丽欣同学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南越王宫博物馆,以前听说过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今天的考察活动让我更加了解了海丝文化,南越王宫的遗迹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见证。我一定继续参加大讲堂的活动,也会把我的所学所看告诉家人及朋友”。
(饶敏副校长率领暨大师生参观南越王宫博物馆的“曲流石渠”展厅)
(合影留念)
大讲堂聘请区向丽、邵宜、史学浩、张耀辉、成品兴、麦尚文、全洪等暨南大学和共建单位的专家学者担任顾问,他们都是在汉语及中华文化、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带一路研究方面的大咖,饶敏副校长为顾问们颁发了聘书。仪式中还表彰了大讲堂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和汉服展示大赛的获奖同学。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