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华文教育·校长研习”(印尼)班系列报道 “培训班课程回顾——秉承针对性和前瞻性原则,构建优质华文教育研习之旅”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01-05 阅读: 723
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承办的2016“华文教育·校长研习”(印尼)班从12月22日持续到1月1日,共计12天。这是我院2016年最后一次海外华文教育研习活动。
印尼华文教育与我院有着深厚的友谊和渊源,从开设华文教育课程到今天,在艰难与曲折的开拓中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其成长速度之快令人惊喜。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印尼华文教育面临转型升级和建设具有印尼特色的新型华校的两大重任。因此,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与印尼全国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共同商议课程设置,精心为印尼华文教育管理者开设此次“华文教育·校长研习”班。学院特地为本次研习班安排了华文教育教学、新媒体教学、高层管理类课程,从印尼华文教育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印尼华文教育的研习需求。
应急管理学院系主任卢文刚教授的“现代管理者科学决策的艺术”课程,通过经典领导决策案例的体验式分享和深度分析,教给学员领导科学决策的技能,学会运用领导团队工作方法,达到科学决策的效果。课程通过分析集体决策的特征、决策中的心理效应,比较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的优缺点,在经典案例的深度体验中,提升领导科学决策技能。这是一门颇具思维震撼力的课程,对领导团队的形成和领导能力尤其是领导决策力提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卢文刚教授在“管理沟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上,对沟通的内涵、方式、过程、沟通理解的误区和如何有效倾听等方面作了阐释。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良好。
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化、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最活跃因素。信息技术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经历了“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信息技术不仅革新了中文知识表征形式、中文教材、中文测评、中文教学环境和学习方式,信息化时代也对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学院安排了应用语言学系熊玉珍教授的“中文教学与数字教育新模式”课程。课程主要从信息技术促进中文语言知识表征、中文教材、中文测评、中文学习环境和中文学习方式等五个方面,展示了信息技术成果的有效应用,它既能深刻影响中文教学,又推动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
教育学院唐燕儿教授的“中小学学校管理”课程,介绍了中国教育发展概况、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状态,重点介绍中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并结合实际比较了中印中小学学校的管理模式。课程中关于中国基础教育中教学工作是如何展开的,以及介绍中国中小学如何做到系统化管理,对印尼华校的学校管理具有借鉴作用。在最后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结合自身情况的讨论中,对如何把改善硬件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如何合理使用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做到以教学为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从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都得出丰硕的讨论结果。
我院应用语言学系张金桥教授的“当今主流教育思想与模式”课程回顾了终身教育思潮、全民教育思潮、教育国际化思潮的发展历程,重点探讨当今主流教学模式及其应用,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教育学和学生心理认知角度与校长老师们共同探讨适合中印学校发展的新模式。
我院汉语系刘正文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课程是一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世界治理体系重建的宏观认知课程。刘老师通过实例、图片、视频等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以及中国对世界治理体系的大国担当。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上取得的成果,让校董老师们为祖(籍)国的日益繁荣发展而骄傲自豪,同时也认识到华文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绵延继承,更是当今世界治理体系重建中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华文教育不仅要继承传统,也要开拓现代文明。
此外,广州、深圳“岭南文化行”及广东现代化发展调研更是让印尼华校校长感受祖(籍)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好机会。大家相信有祖(籍)国在背后做强大支撑,华文教育一定能不断开拓,开创出新的局面。
(黄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