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华文教育高级管理人员双语双文化培训第三期(国内班)工作坊圆满结束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12-27 阅读: 257
“一带一路”华文教育高级管理人员双语双文化培训第三期(国内班)在培训过程中开展了三场工作坊活动,分别是“一带一路”战略与华文教育的转型升级、泰国社交礼仪文化展示、印尼社交礼仪文化展示。其中“一带一路”战略与华文教育的转型升级工作坊主要针对华文教育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转型升级进行了探讨;两场社交礼仪文化展示工作坊包括文化礼仪基础用语的学习、对泰国和印尼地理位置和国旗含义的介绍以及两国宗教文化和重要节日的讲解,重点讲解了两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并让学员现场体验了两国的服饰文化。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华文教育的转型升级
12月23日下午三点,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院长曾毅平教授召集全体学员举办了一场关于“一带一路”战略与华文教育的转型升级的工作坊。
(曾毅平教授召集主题工作坊)
曾教授首先阐明了此次工作坊的主题,介绍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华文教育转型升级的内容,包括: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的脉络,华文教育转型升级的背景、内涵、主要举措。曾教授深入分析了华文教育转型升级在“一带一路”倡议设施中的意义。接着,在座学员一一分享了自己所在院校华文教育的发展情况并讨论了“一带一路”战略对华文教育的具体要求。他们表示,在华文教育工作中,一方面要传承传扬中华语言文化,另一方面也要站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提升华文教育的世界意义。
(学员们在工作坊中积极交流研讨)
(廖恩喜老师和吴东兴老师分享各自院校的发展情况)
通过此次工作坊,学员老师深切意识到,全球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华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起到了桥梁作用。华文教育者就是搭建桥梁的工程师,要时刻依据“一带一路”战略更新自己的观念。
(曾毅平教授与学员合影留念)
二、泰国社交礼仪文化工作坊
12月19日下午三点,在华文学院办公楼309会议室为双语双文化培训第三期(国内班)的学员举办了“一带一路”华文教育高级管理人员双语双文化培训班项目工作坊——泰国社交礼仪文化展示。工作坊由来自泰国的黄俊其博士及其助教佳蜜花担任召集人。黄老师和佳老师深入讲解了泰国宗教、节日文化,为学员们提出了许多实用的跨文化交际建议和意见。两位老师分工合作、配合默契,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别有异国情调的视听文化体验。
(黄俊其老师和佳蜜花老师讲解泰国礼仪)
(学员试穿泰国服饰)
(学员合影留念)
三、印尼社交礼仪文化工作坊
12月22日晚上七点,在华文学院办公楼309会议室为双语双文化国内培训第三期的学员举办了“一带一路”华文教育高级管理人员双语双文化培训班项目工作坊——印尼社交礼仪文化展示。工作坊由来自印尼的陈玉兰博士担任召集人,陈老师带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三位印尼在读生——王思文、陈邦胜和王莲花运用精美的图片解说了印尼各大岛的地理位置、代表民族的服饰。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他们还介绍了印尼的节日习俗以及节日禁忌。现场也准备了印尼的传统民族服饰让学员试穿,体验浓郁的印尼文化。
(学生在讲解印尼文化)
(学员试穿印尼民族服饰)
(学员合影留念)
学员们均表示通过三次工作坊,在语言学习课程外亲身体验到了泰国、印尼的文化,也进一步探讨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的华文教育升级转型的意义,这不论对于学员自身还是对于所在院校,都是收获颇丰、意义重要的交流活动。
新闻/摄影: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