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草生春色 泥土具巧思——记经纬暨大营草编课和泥塑课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12-21 阅读: 160
12月18日,文化参访团——经纬暨大营A班和B班的营员们又一次分别迎来了他们的草编课和泥塑课。泥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2006年5月20日泥塑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草编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是利用各地所产的草,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帽子、拖鞋和枕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2008年草编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营员们对学院为他们精心准备的手工课程都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今天,草编老师王研教了营员们中华神鸟——“彩色凤凰”的编制方法。只见王老师双手灵活地取叶、剪条、缠绕、穿插、打结,还加入漂亮的彩带给凤凰做尾巴,很快,一只栩栩如生地草编凤凰出现了。营员们在老师演示完之后,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拿着叶子和彩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模仿了起来,凤凰编法复杂,有的营员编着编着开始犯难,老师耐心地反复指导、鼓励大家,大家越来越投入到草编手工带来的快乐中。
(草编老师亲自指导澳洲营员)
另一边,泥塑班的实践课程也正进行地火热朝天,老师张登峰把中国传统神话、名著中的形象用几团彩色泥土便形象地展示出来,可爱的小哪吒、漂亮的林黛玉、多情的贾宝玉……学员们不仅学到了泥塑的技巧,更让大家着迷的是这一个个小人背后神奇精彩的故事,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营员捏的小哪吒可爱极了)
课程结束后,很多营员向记者表示,他们喜欢中国的手工艺,他们要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去送给父母、朋友,还要把这些有趣的手工教给身边的每一个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
(张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