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暖,寻根岭南——记“寻根之旅”冬令营三次出游活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12-20 阅读: 127
2016年12月18日上午,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的所有营员及领队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老师、志愿者以及导游的带领下乘车来到“陶瓷之都”佛山,他们今天将游览佛山祖庙、南风古社、黄飞鸿武术馆、西樵山。这是自开营以来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集体出游。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神州大地,庙宇无数,然而,能在人们心中占据如此地位的庙又能有几个,“万庙之祖”佛山祖庙就是其中之一。佛庙整体布局规整庄严,疏密有致,亭台廊榭的设置严格遵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原则,以藏和露的巧妙辩证让游客觉得其内部空间含蓄、内敛、复杂、神秘继而产生肃然起敬之感。其中每一棵花木,每一寸雕刻,每一个建筑,都具有着属于岭南文化的特有含义。青石铺路,斗拱飞檐,清音萦绕,曲径回廊,祖庙的内涵实在是过于丰富,以致于再多,再深沉,再华丽的文字去描述她都是隔鞋挠痒,徒流遗憾而已。只有亲自去体验,去感受……方能领略其中妙处。
(营员们在佛庙前合影留恋)
第二站,营员们来到了南风古社。“给我一整天,还你一千年”。南风古灶景区内,汇聚了山公微雕、古作车拉坯、拍大缸、打草鞋等传统工艺精华,这里每天都吸引了大批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们,营员们在这个世界陶文化圣地寻陶根,找陶魂,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营员们在南风古社门前合影留念)
随后,营员们到黄飞鸿纪念馆观看舞狮表演、攀爬西樵山。“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白居易的《西凉伎》就是描写舞狮的场景。此次舞狮表演或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或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各种神态,舞动起来,就像一头活生生的狮子,大狮子欢腾跳跃,辗转腾挪,赢得了台下片片喝彩!随后我们来到了西樵山,刚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尊极高的铜塑观音像。法相为坐姿,顶有宝珠天冠,项有圆光,弯眉朱唇,眼似双星,目光微俯,披天衣,挂璎珞,带项饰,着罗裙,慈眉善目地稳坐在莲花台上,广视众生,显现安详凝重,救苦救难的慈悲法相。法座内部是蔚为壮观的五层大厅,陈列众多的观音文化艺术品及功德林等。里面一片金碧辉煌,不少营员都表示震撼不已。
(营员们在观音像前合影留念)
此外,12月12日,营员及领队首次出游,先后游览了暨南大学校园、花城广场、广州塔、中山纪念堂、陈家祠以及珠江夜景。12月15日,全体营员及领队出发赴深圳参观世界之窗、锦绣中华和中华民俗村。
(李宴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