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悠扬歌声,曼妙舞姿——记“寻根之旅”暨大营唱歌学汉语、民族舞蹈课程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12-19  阅读: 128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中国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唱歌学汉语是很受欢迎的课程,老师通过一些精选的中华名歌,让学生们在快乐唱歌中学习汉语。营员们表示,原来古诗词也可以拿来唱,非常喜欢这种形式。“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民歌课上,林锦钊老师教营员们这首《送别》。教室里歌声缭绕,但似乎又带有一点点离别的悲伤。
 
 
营员们正在学唱《送别》
舞蹈是人类最早发生的艺术形态之一,它来源于人类最初生活的一切活动,并深深根植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沃土之中。人们劳动、生活、狩猎、战争、祭祀、娱乐、爱情等重要活动都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舞蹈同时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表现,是表达美好生活愿望和宣泄情感的需要。中国民族舞蹈则是中国各少数民族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的总称是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各自的经济文化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的。
舞蹈课上,谢惠迎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了具有西域风情的新疆舞蹈进行教学。由于学生中文水平比较好,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每教一个动作,老师都会示范,让学生分小组反复练习,对每位学生的动作都耐心加以指点和纠正,直到每个动作跳得整齐到位。仅用三节课的时间,营员们就学会了这支新疆舞。
 
(谢老师正在教营员们新疆舞
       此次 “寻根之旅”冬令营已接近尾声,希望汇报演出时,学生们能展现出最精彩的自己!
(李宴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