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刀剑在手,谁与争锋?——暨大营武术课侧记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10-27  阅读: 249



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本次寻根之旅秋令营,为让营员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华的“魂”与“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精心安排了初级剑、初级刀以及双截棍三门武术课程供营员选择体验。
初级剑是一套基础剑法,也可说是功架剑,对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要求都很高,讲求身法、手法、步法。初级剑一共分为四段,每段又分为八动,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此繁杂的动作套路十分难记,这也是营员们遇到的主要问题。但是,在阙永伟老师的指导和鼓舞之下,每位营员都坚持着不气馁、不放弃,这个动作忘记了?一遍一遍练!这个动作做得不合格?再来一次!就这样,在对自己的高要求严标准之下,营员们将每一个动作都熟记于心,每一个动作都做得精准到位。
 
(营员们认真操练初级剑)
初级刀作为武术中的一类,具有健体防身、竞技比赛、娱乐观赏等多种功能和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刀,其用法,唯以身法为要,儇跳超距,眼快手捷”,初级刀要求进退闪转和纵跳翻腾都要刀随身换,身械协调一致其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尖刀背把,刀法分明2:配合手法,以腰助力3:势捷发诈,诡秘莫测4:寰跳超距,步疾刀猛。秉着对于中华功夫强烈的喜爱情感,营员们学习初级刀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默契的配合下不断变换的队形,响彻教室的嘶吼,营员们把韩亚军老师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一套刀法动作演绎得气势如虹,真正地表现出了中华武术的“魂”和“魄”。
 
(营员们排练初级刀队形)
双节棍随着李小龙功夫片影响了无数武术爱好者,它是一种软中带硬、柔中带刚的兵器具有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携带方便、近战威力无穷的特点,因而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不少营员在得知学院安排了双截棍课程之后都欢欣雀跃,觉得自己的中国功夫又进了一步。在练习过程中,即使双节棍打到身体,出现淤青的情况下,营员们的学习热情却丝毫未减。10月24日,记者走访双节棍课堂时,营员们的双截棍已经耍的有模有样了,令人十分欣慰。
 
(营员手持双节棍敬礼)
    武术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之一。中华武术课程将贯穿“寻根之旅”暨大营学习课程的始终,营员们学习中华武术不仅能全面的锻炼身体,还能练习中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李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