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悠扬,舞姿妙曼,鼓声激昂--记“寻根之旅”暨大营竖笛、安塞腰鼓和民族舞蹈课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10-26 阅读: 248
竖笛是一种早在十四世纪就广为流行的木管乐器,它的音质像长笛一样轻柔。和其他乐器相比,竖笛相对容易演奏,因而华文学院选择竖笛来作为首次接触中国乐器的营员们的学习对象。吹竖笛时,控制气流的稳定并轻柔地吹奏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有的营员在吹奏时吹得过猛,就会发出一声尖锐难听的声音。有的营员呢,由于气息过弱,吹不出声音来。针对这种情况,谭合序老师总是会耐心地一次次演示,告诉孩子们如何控制气息,使得声音持续稳定。经过一次又一次不懈的练习,营员们进步神速,这也就有了飘到我们耳旁的悠扬笛声。
![](/_upload/article/images/27/ea/e9e47958444eb81512bac036efb9/33bf54b5-5f22-4939-b3ec-3059914a32af.jpg)
(营员们跟着老师认真练习吹奏笛子)
腰鼓是民族棰击膜鸣乐器,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被流传,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走进杨孙西楼,站得整整齐齐的一列列营员都身系腰鼓,红色的长带由腰边缠绕至肩膀,个个都显得生机勃勃。音乐声起,营员们跟着节拍,认真的跟着老师,挺直腰背,默契配合,步伐轻盈地打起腰鼓来。腰鼓声声起,令人仿佛真的身临西北黄土高原。
![](/_upload/article/images/27/ea/e9e47958444eb81512bac036efb9/56dddc41-4d0e-4ca1-b7d8-11db2b524769.jpg)
(生机勃勃扎着架势准备打腰鼓的营员们)
再走进第一教学楼形体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营员们整齐的队形。此次寻根之旅,除去竖笛和腰鼓,华文学院还选择了中华民族舞蹈作为文化体验项目。谢惠迎老师在了解了营员们男生较多的基本情况以后,为营员们量身打造了一支舞蹈,男生负责打鼓助势,女生专攻跳舞。其中,舞蹈糅合了新疆舞和蒙古舞,一招一式都体现了浓郁的中华民族风情。
目前,竖笛、腰鼓以及舞蹈课程都已接近尾声,营员们都已胸有成竹,让我们共同期待营员们在汇报演出上的精彩表现吧!
(李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