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中华技艺源远流长,莘莘学子千里求知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10-25  阅读: 291



10月24日,寻根之旅令营书画、草编和泥塑课都已经接近尾声,营员们在恋恋不舍的同时,也为自己已经习得的多种才艺自豪不已。
书法和国画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因此,为了让营员们进一步深刻地体验中华文化,学院特地选择了书法和国画作为此次教学的技艺类课程之一。书画课老师王碧凤在进行书法教学时,综合考虑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选择了比较容易上手的隶书作为教学内容。王老师表示:“学习书法,应当从隶书入手,隶书则于正端庄、规矩严谨,打下扎实的基础,然后再旁及其它,稳步发展。”隶书字形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短速,气息生动活泼、风格多样。许多营员在看到老师PPT上展示的隶书字体之后,都积极主动拿起了笔,跃跃欲试。从最基本的横和竖的学习,再到字的整体结构的把握,营员们学习得十分起劲,很快就掌握了隶书的基本要领。
 
(王碧凤老师细心指导学生用笔)
草编也是中华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走进草编课室,首先感受到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竹叶清香。在王研老师向营员们展示过作品之后,营员们纷纷感叹中华技艺的博大精深,小小的一片叶子也能编出栩栩如生的各式动物来。随后,营员们就认真地跟着老师一步一个脚印自己动手制作,取叶、剪条、缠绕、穿插、打结,很快,一个作品就完成了。
 
(营员开心地展示自己的草编劳动成果)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泥塑对泥的质量要求很高,要求泥面光滑,这也是许多营员在泥塑课上的遇到的主要困难,对此,泥塑课老师张登峰从揉搓泥的手法,再到制造过程中人物眼睛、嘴巴、衣服到人物神态的细节问题,细心地指导每一位学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在营员们的手中诞生。
 
(营员开心地展示自己的创意泥塑作品)
营员紫忆表示:“我从小就很喜欢中华才艺,但一直没有机会学到,这次来到中国能学会制作这么多小时候就喜欢的东西,实在是太有成就感了。”相信所有的营员们在此次寻根之旅结束后,仍然会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引,求知之心永不止。
(李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