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训练营】初探专业内涵,自信面对未来——华文新生聆听《学术创新》和《专业第一课》讲座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09-22 阅读: 418
学术创新燃未来
9月21日上午一教学楼六楼学生活动中心,学院应用语言学系和华文教育系本科新生怀揣期待与热情聆听了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刘潇潇主任主讲的“学术创新”讲座。
刘老师首先向新生们阐述了暨南大学忠信笃敬、务实进取、海纳百川的校园文化精神,接着她重点介绍了校级、院级的品牌活动以及学院的学习类、实践类活动,学生组织和社团。同学们都被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所吸引,对未来的课余生活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刘老师在介绍校园文化活动)
刘老师随后介绍了我院历届新生们参加新生训练营的情况。她仔细地介绍各项比赛项目、新生训练营的目的和意义,鼓励新生们在今年取得好成绩。
最后,刘老师介绍了学校的“学习学术创新”工作,详细讲解了挑战杯等比赛和项目。她鼓励新生们以后要多报项目,提升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
(刘老师在讲解挑战杯情况)
暨南大学一直以来都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不论是挑战杯还是创新工程,华文学子也屡在学术创新获得优异成绩。相信2016级的蓝精灵们会再接再厉,为学院不断增添光彩,更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拥有自己的精彩和灿烂。
专业讲解指方向
9月21日10点20分,为了让新一届的应用语言学系学生更深入了解汉语国际教育及汉语言专业,应用语言学系在办公楼309会议室举办了《专业第一课》讲座,主讲人为应用语言学系李计伟老师。
(李计伟老师在详细讲解)
李计伟老师先介绍了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区别。他讲道,中学教育主要是学习知识,而大学教育重在创造知识,大学教育重在个性发展,尤其注重思维方法与能力的锻炼。
(同学们在认真听讲)
随后,李计伟老师对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汉语言专业为主的语言学作出了详细的介绍。他从语法角度切入,用生动有趣的例子解说,让同学们对语言学更加了解和充满兴趣。
接着李老师介绍了暨南大学“暨南”二字的由来,“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所讲述的是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对于华文学院的一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专业的学生以及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从业者来说,这其中更是意义深远。
如果说读一本好书就如交一个益友,那么这场讲座则告诉新生们如何与自己的专业结交“益友”,新生们都获益匪浅。衷心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场讲座了解自身的优势,早日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做好大学生活规划,给四年后的自己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王淳 摄/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