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我院举行首期短训项目储备志愿者领袖培训班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07-18  阅读: 701



7月7日,我院首次召开短期中国语言文化培训项目储备志愿者领袖培训暨优秀志愿者嘉奖状颁发典礼。本次培训班是我院短训项目工作组经过近半年的工作实践与调研,顺应我院事业发展趋势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培养更多负责项目要求的短训项目工作志愿者及学生领袖,并推动我院五洲学子的能力培养与进步。
近年来,我院涌现了一批优秀志愿者,来自中国、印尼、缅甸、马来西亚等国。他们为海外来我院参加培训的华校管理人员、教师、华裔青少年们,提供了优质有序的教学生活志愿服务,他们的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我校师生,营员及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但这批学生即将面临毕业离校,需要有新鲜血液的加入。同时,这两年我院短训项目的发展日新月异,今年我院主办、承办各类培训班近20个,培训的各类学员近1500人,这对志愿者的质量、数量要求都更高了,迫切需要培训更多优秀的志愿者参与到服务,乃至项目管理、承担其他志愿者培训的工作中来。
本次培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举行的,培训班的主题是“面向未来事业发展、弘扬中华语言文化、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在会前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广泛收集了海内外学生参加此类项目志愿服务的意向,从中选拔中10余名储备志愿者领袖,他们也成为了学院首期短训项目志愿者培训班的学员。
培训班上,优秀志愿者领袖刘如容同学首先发言刘如容是来自缅甸的学生,有着4年带领志愿者团队的丰富经验,带过多个大小不同的短班、教师培训班。在培训班上,她分享了当志愿者的酸甜苦辣,并且认真总结了生活组、教学组、宣传组、活动组各自的分工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从接机到送机、从准备教具到筹备汇报演出、从日常饮食到营员们的出游,每一个部分都考虑得非常细致,给志愿者学员们留下宝贵的经验。参加培训的志愿者们认真聆听,仔细做好笔记,希望更好地把第一手的经验运用到以后的实践中。最后,刘如容同学特别提到,“志愿者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代表华文学院的形象,虽然大家有明确的分工,但是更重要的是互相合作、互帮互助,才能顺利地完成工作,给营员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一线的工作经验一定让学员们受益匪浅,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取得更大的成绩。
随后,由短训项目会务及接待组组长颜婷婷老师作工作培训。颜老师对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工作表示深深的感谢。她提到,短训班工作从最初的尝试、摸索到现在形成常规化、系统化的工作模式,都是老师和志愿者们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虽然现在每个营配备的志愿者人数比以往减少了,但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也得到保证,这是短工作多年来取得的成绩。
此项目主管院领导张礼副院长在工作培训中,详细回顾了我院班多年来取得的成果规模越来越大海外组团单位数量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常规化、管理体系越来越完善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华文学院的一座“丰碑”。这些成绩都是老师志愿者们的付出共同铸造的。无论严寒酷暑,志愿者们都全程陪伴着营员们上课、出游参观、排练演出,可谓课堂上的小老师、生活上的小保姆。无微不至的照顾获得领队老师、营员们的交口称赞。他们的努力既保证了短训项目的顺利进行,又为学院的短训项目赢得了口碑。张老师评价,“志愿者们都是华文学院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学院的短训项目和留学生志愿者们互为条件,形成了良好的关系。一方面,学院为志愿者们提供了优质的培训课程、多样的锻炼机会与深切的人文关怀,既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又让他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求学生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志愿者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另一方面,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们组成的“国际”志愿者队伍给学院的短训项目开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对来自本国的营员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禁忌、语言、文化等问题都比较熟悉,能给营员们提供宾至如归的服务。
最后,张院长依次给在短训项目中表现卓越的刘如容(缅甸)、林慧幸(印尼)、黄蕴旖(马来西亚)、孙慈英(印尼)同学颁发嘉奖状,以表彰她们在短训项目中为弘扬中华语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所作的努力和贡献。这既是对她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其他志愿者的激励。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有着丰富的办团经验,曾成功举办过多个短训项目、“中华文化大乐园”、汉语教师培训班等。华文学院的志愿者也多次在各种国际会议上承担过重要的职责,受到主办方的一致好评。因此,在短训项目上,学院除了配备一流的教师团队、开设多样的中华文化课程,也非常重视志愿者的培训项目。希望能提高志愿者队伍素质,形成以老带新、分工明确、合作无间的工作模式,把志愿者们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不断提升短训班的办学质量。
(周海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