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新加坡伊顿幼儿园资深中文教师来我院举行学术讲座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12-24  阅读: 895



华文教育系十周年系庆活动之十四

华文教育系华文教学系列讲座之八
 
探究·思考·学习——新加坡伊顿幼儿园教学模式
 
     为了让即将毕业的华文教育专业12级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与了解海外学校的教学模式,华文教育系邀请新加坡伊顿幼儿园中文部主管童妮娟老师于10月22日晚19:00-21:00在华文学院第二教学楼201室作“探究•思考•学习——新加坡伊顿幼儿园教学模式”学术讲座,讲座由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副系主任蔡丽副教授主持。
     童妮娟老师主管新加坡伊顿幼儿园中文部,负责该园中文教学工作,有丰富的面向幼儿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经验,童老师还对瑞吉欧教育模式有深入认识和研究。此次讲座,童老师介绍了新加坡伊顿幼儿园汉语课堂的基本情况,分享了许多经过反复检验、效果显著的以幼儿为主要教学对象的二语课堂教学实用方法与技巧。
      童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伊顿幼儿园课程的主旨,其中包括:认同幼儿是有能力的思想者与交流着;“玩”和“交流谈话”是核心学习模式;教师是不断学习的研究者;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个老师;家庭,学校与社区的联盟。童老师为同学们解释了教师要以启发和激励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幼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高质量的教与学。
     童老师接着提问在场的同学:“华人农历新年或是马来人开斋节或是其他的节日要到了,幼儿园想办主题活动,届时邀请父母亲一同和孩子们参与幼儿园活动,您身为一名教师要如何安排活动?为什么那么安排?”在场的同学积极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其中孙丽霞同学认为:“如果是圣诞节,我会让孩子们都写感恩卡片给父母亲,到时候邀请父母亲到幼儿园,孩子们就可以在课室里将感恩话语读给父母亲,这样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如何感恩。”许金津同学:“冬至的时候可以让小朋友们都准备简单的华人特色食品带来幼儿园,届时其他种族的家长也可以了解到华人的习俗,这样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促进不同种族的友爱关系。”童老师以两位同学的回答带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时地用创意和批判性思维来设计课程,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得到该有的启发和激励。
 
     童老师还分享了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幼儿开展探究活动,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激励,还向师生们展示了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健康的饮食习惯教学案例、为什么我的种子不发芽教学案例等等,为大家传授了有效有趣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法和宝贵的教学经验。童老师在讲座中不断与每一位同学交流与互动,让本次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文:黄蕴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