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冬令营(广州营)领队老师专访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12-21  阅读: 175



为期十四天丰富有趣的冬令营活动,不仅给营员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也让辛勤带队的领队老师们感慨万千。以下是记者分别对马来西亚和澳洲领队老师的采访记录。
周慧敏,祖籍海南,雪隆广东会馆董事之一,也是此次冬令营马来西亚雪隆领队老师,这是她第一次带队参加寻根之旅。这次把孩子们带来,主要是促进交流互动,使孩子们多学到一些东西。
周老师特别好学,做事情十分用心,勇于尝试,不断进步。第一次陶塑时,虽然不会,但是都在很认真地尝试,后来就做得很不错了。在马来西亚上学时,中华文化方面的知识都学得较浅显,希望此次能恶补一下,进行深入学习。同时,周老师对民歌和水墨画很感兴趣,还专门买了宣纸准备回国练习。她也对古代传统手艺很是钦佩,希望这种手艺能传承下去。说到马来西亚的现状,周老师提到马来西亚的华裔家长都很热心于办好华文教育,捍卫华文教育。
周老师感叹道“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传统才艺、手工艺能传承下来非常不易,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周慧敏老师在沙湾古镇留影)
范绣凤,马来西亚雪华高师同学会领队老师这也第一次来中国参加冬令营活动。当记者问到如何看待这次寻根之旅冬令营活动时,范老师激动地说到:“寻根之旅,是指海外华人不要放弃自己的母语,一个人失去母语,就等于失去了灵魂,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文化,一直传承下去。马来西亚的中华传统保留得很好,传统节日和拜祖等活动都会举行。而且在马来西亚,教材中都融入了中华文化知识,《二十四孝》《论语》《弟子规》等经典著作都会要求学生诵读,学习古人的智慧及礼仪文化。在小学,学生课前都会花半个小时来背诵《弟子规》。中学里有语法课和文言文课,课程体系较为完整。马来西亚的汉语水准渐渐提高,华人也都支持华文教育。
范老师对此次冬令营的课程安排十分满意:“草编已快失传,泥塑也只在小的时候看过,这一次有机会学习,我们感到非常兴奋。
 
(范绣凤老师在草编课上留影)
吴万华,西悉尼大学汉语专业老师、双语联合研究实验室成员,是此次冬令营澳洲团领队老师。从对吴老师的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澳大利亚的华语学生大多数为非华裔,背景比较多样。同时,华裔学生的背景也比较复杂,学生在家用汉语、粤语和英语等多种语言。目前西悉尼大学汉语专业发展较快,与海外高校合作加强,特别是与暨大的合作双语实验室目前基于研究,自己研发了教材,语言文化同步教学,但不同水平两者的比例不一样。学生都很愿意学习中文,很多人都来参加此次冬令营。营员们对武术和中华才艺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能够体验中华文化,外出参观学习也很兴奋。但他们也特别想提高语言能力,生活汉语课上,营员们表现都很认真,都很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
吴老师对于此次冬令营的课程十分满意,他表示,冬令营为海外华裔青少年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提高汉语水平和感受祖籍文化的机会他还着重提到,寻根很重要,澳洲华裔理性上都认同自己的根深深地埋在中国,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传承自己的语言文化,不忘民族之魂与根
 
(吴万华老师在闭营典礼上发表讲话)
在两周的时间里,大家共同学习与交流,彼此之间增进了了解,也增进了对祖辈故乡的了解。希望此次冬令营能成为全体营员和领队老师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记忆,成为架起海外华裔与祖籍国友谊的桥梁,成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中华文化的纽带。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