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2015“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广州营)营员专访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12-21  阅读: 183



短短十多天的“寻根之旅”,营员们与广州、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已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纷纷表示对冬令营的老师和志愿者们的不舍之情,也有太多感悟想要分享给大家。
 
“姐弟四人中国寻根,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才艺”
蔡婉庆、蔡礼忆、蔡婉涵、蔡业扬姐弟四人,祖籍福建,来自马来西亚吉隆坡。“我们以前去过桂林和香港旅游,但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广州参加冬令营,主要是为了学习和交流。”姐弟四人对记者说到。他们对冬令营的课程都非常感兴趣,三姐婉涵既能“武”,也能“舞”,在武术和舞蹈的学习中,经常被老师当做典范,给其他同学做榜样。“我8岁开始学习舞蹈,有一定的舞蹈基础,但最近几年都没有坚持学习舞蹈,这次冬令营我非常喜欢中华民族舞蹈课新疆舞的欢快,蒙古族舞的豪迈,都让我沉醉于其中!不同的民族舞让我感受了多样的文化,回国后我还会继续学习舞蹈”婉涵颇为激动地说到,“我也很喜欢学南拳,南拳是一项很棒的运动,不仅能有效地锻炼身体,还能保护自己。”大姐婉庆、二姐婉忆和小弟业扬则对中国书画很感兴趣。“书画是比较难的一项才艺,尤其是国画。需要不断练习,筑好功底。”小弟业扬有感触地说到。“将来回到马来西亚,我还要继续学习书画。”最后,姐弟四人还说到,“在马来西亚,中国的节日我们都过,而且从小就开始学习中国的道德文化,但是学习得较浅,不精通。这一个来到广州学习,所有的课程我们都喜欢,而且真没想到会这么好,很有意义,我们收获了很多,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有机会参加寻根之旅!”
 
(姐弟四人在酒店合影)
 
“来中国学大刀,符合我的个性”
陈敏,十七岁,祖籍福建,来自马来西亚槟城,就读于当地的华文独立中学即以华语为媒介语的华文中学参加此次冬令营的原因是为了加深汉语以及中华文化的认识。“虽然我在马来西亚读的是华文学校,与中国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相点,我校华文教学还是不像中国的汉语与文化教学,内容丰富,所以这次来到这里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和挑战。这次冬令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武术——初级刀,一个字,初级刀正适合我女汉子的性格。还有刺绣的过程也让我懂得细心和耐心的重要,而且我终于知道,刺绣一点都不简单。对于我来说每一次文化考察都是不同的体验,身为中华子弟的我们不应该忽略传统文化,参加这次中国寻根之旅是一个重要而明智的选择。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来参加这种活动
 
(上图中间留着短发的阳光大女孩则为陈敏)
    
“不忘根本,发扬传统”
      麦佳卉,十七岁,祖籍广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活动。我想要看看马来西亚以外的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礼仪等等。在马来西亚学习汉语,我认识到了中国诗人、中国的《史记》《三国演义》里很多有名的人物,了解了中国历史以及中国人如何生活。来到广州,我更加加深了对中国了解。
这次冬令营为我们安排了很多有趣的课程和活动。我们学习了武术、书画、舞蹈、泥塑等中华才艺和中华传统手工艺。我最感兴趣的是传统手工艺,它让我看到了祖先们的努力和成果。手工艺可以磨练一个人的耐力和毅力,当我完成作品制作后,内心是骄傲和自豪的。南方古灶DIY和传统广绣DIY也让我深深地感悟到完美作品展现的背后不仅是心灵手巧,还有细心、耐力跟持之以恒。
在广州的每一次文化考察,我都感到很兴奋,非常期待,因为可以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可以增广见闻。我希望汉语和中华文化能永久传承下去,希望大家大力分享给后代,让他们知道先辈的历史,更深层地认识汉语和中华文化。
 
(上图中间为佳卉,正在上生活汉语课)
主办与承办单位的精心安排营员们都对这次冬令营感到非常满意,通过十多天的学习,大家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认识比之前提高了很多,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营员们都表示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