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生活汉语课 注重因材施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12-08  阅读: 390



本次2015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广州营)承办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老师们为营员们精心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如:生活汉语课,武术(刀、剑、南拳和双截棍)、民族舞蹈、腰鼓、书画、民歌、草编、泥塑等中华才艺课,知识讲座,文化体验课等。其中,生活汉语课属于本次冬令营的语言课程,主要分为中国人口、民族、传统节日,中国八大菜系、广州早茶点心、中国茶文化、中国孝道、京剧的魅力六大模块。这样,营员们不仅能学到实用的生活汉语,还能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生活汉语课,老师们采用分层次教学方式,12月6日上午开营典礼之前,四位任课老师对全体营员进行了汉语水平分班测试,并根据测试成绩分了四个水平不同的班级。
 
学生在准备情景剧
虽然近日广州天气有些寒冷,但营员们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今日下午,宣传组的志愿者们走进了生活汉语课堂,了解了营员们的学习情况。一班和二班的营员,主要来自泰国和澳大利亚,汉语基础相对薄弱,黎静老师和刘美丹老师主要从打招呼、问候、自我介绍等最基本的日常交际语展开教学。三班的汉语基础较好,在介绍传统节日时,雷丹老师让营员表演了与“寒食节”有关的情景剧,营员们表演得非常投入,展现了小演员的天赋。四班是水平最好的班级,营员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刘薇老师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营员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观看视频后,刘老师还让营员对比自己国家的节日情况,并说出其中的异同,营员们纷纷举手,畅所欲言,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四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营员在认真地讨论
生活汉语课堂上的精彩还在继续!相信接下来的生活汉语课,会给每位营员带来更多收获和快乐!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