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侨情、社团、华文教育情况座谈交流会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08-07 阅读: 521
8月5日上午,新生代华文教师研习班学员在华文学院会议室就海外侨情、社团、华文教育情况开展了座谈交流会。座谈会由华文学院院长助理张礼老师主持,分为讲解和讨论两部分。
(座谈会在会议室开展)
张礼老师首先让大家了解国侨办在华文教育领域开展的工作,其中包括华文教师本土化培训、华文教材体系建设、开展外派教师项目,中华文化体验活动,华文教育帮扶体系建设,华文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等等。
深入解读第三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张礼老师指出,新形势下的华文教育有三个新特点: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紧紧依靠、国家领导层高度重视、华文教育的区域化发展及转型升级。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对华文教育的重视力度是往届国家领导人所无法比拟的。华文教育的转型升级以实现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为目标;联动国内、国外两大机制;构建包括施教体系、教材体系、培训体系、帮扶体系、支持体系、体验体系在内的六大体系。
(张礼老师主持本次座谈会并作开场发言)
座谈会的第二部分是讨论环节。针对华校及华文教师的发展问题,刘彦老师提出:“华校要升级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正规化,可以吸收公立学校的经验。上课时,要强调用中文教学,上课时间本来就非常有限,不能再让英语等当地的母语占去学生听中文的时间。老师之间可以组织互相听课,借鉴别人的经验。老师之间集体备课,讨论共同认可的教学内容。不要急于求成,要慢慢形成一种机制、大纲。首先,第一步要迈起来。”
(刘彦老师在座谈会上发言)
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中文的积极性问题,朱小久老师谈道:“在国外,比如英国,教学生学中文首先要把兴趣放在第一位。很多中文学校是周末制的,课堂以讲练汉语为主,学生主要是青少年,难免产生枯燥抵触情绪。如果在当地开展一些跟汉语有关的才艺课,比如中国武术、书法、国画等,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和热情。但是要实现这一点,师资问题首先要解决,这可能需要国内派一些才艺教师到国外任教。”
谈及英国华文教师的境况,刘菁和刘立红两位老师深有体会,相比十几年前,华文教师在英国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待遇和办学条件方面仍然需要改善。
(座谈会上老师认真做笔记)
最后,张礼老师鼓励学员回国后主动进行对当地华文学校情况的调研,一方面通过了解其他华文学校的办学情况,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记录海外华文教育情况的珍贵资料保存下来。调研建议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学校概况、发展历程、办学基本情况、经验总结,搜集资料的形式可以采用问卷、访谈、观摩等。
(宣传组 徐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