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四月的羊城,落雨亦晴天:2015“华文教育·华文教师证书”班广州文化考察纪实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04-20  阅读: 449



          4月10日,来自阿联酋、爱尔兰、奥地利、澳大利亚、波兰、德国、菲律宾、加拿大、老挝、马来西亚、美国、泰国、文莱、新加坡、新西兰、印尼、英国等17个国家的140多位参加2015年“华文教育·华文教师证书”班的华文教师们迎来了在广州的第一次文化考察。
    4月的广州,氤氲在蒙蒙水气中,如梦似幻,别有一番风味。导游打趣地说,在广州可以一天体验四季。雨后微凉,但是老师们的兴致高涨。
老师们第一站来到了暨南大学校史馆。因为前夜刚下过雨,校园一片新绿,木棉花娇艳欲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香。老师们心情舒畅,尽情感受着百年暨大的独特风韵。校史馆里,老师们仔细地聆听导游的讲解,自1906年建校,到50年来的辗转、重建,到如今五个校区的规模,老师们沉浸在暨大的历史之中,久久回味。墙上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橱窗里那些来自海外各国各校的纪念品,让老师们感受到了“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的深切内涵。
 
第二站来到了黄埔军校。参观伊始,导游就介绍,黄埔军校的全名为陆军军官学校,所以找不到“黄埔军校”这四个字,千万别感到疑惑。老师们豁然开朗,又听闻许多抗日英雄和国共内战中的著名将领都出自于这所学校,老师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军校风采。听着导游的讲解,曾经黄埔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场景仿佛历历在目。老师们对黄埔女兵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革命的进行,曾经养在深闺的小姐太太也能从军投戎,这一改老师们对中国社会和女性的传统观念,纷纷发出啧啧赞叹,有老师不禁吟出“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诗句。最后全体老师在黄埔军校的正门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广州塔是今日文化考察的第三站。作为广州的地标,老师们早就对广州塔有所耳闻,都能亲切地说出“小蛮腰”这一昵称。站在广州塔450米的观景台上,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尽收眼底,林立的高楼,交错的立交桥,让老师们激动地感慨:中国用“快速发展”来形容都不恰当,应该用“飞速”。老师们通过广州这一窗口已经体会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空中邮局,老师们选购了具有岭南特色的礼物和明信片,寄去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及对远方亲人的祝福和思念。
紧接着,老师们来到了荔枝湾涌。荔枝湾涌作为老广州的名片,具有浓厚的西关风情。老师们徜徉在泮塘小道上,喝着马蹄爽,吃着鸡仔饼,看着两旁被鲜花装扮的画舫,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广州。广州不仅是现代和传统的大熔炉,同时也显示出了强大的包容性,路边的四面佛就让来自泰国的老师们感到了特别的亲切和温暖。这时,天空开始飘起小雨,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因为天气,今天的戏台没有粤剧表演,让老师们留下了些许遗憾。离开荔枝湾,意犹未尽的老师们表示,下次一定要再来。
广州文化考察的最后一站是珠江夜游。虽然天气乏善,但吃过晚饭,暖了胃,老师们对晚上的珠江游充满了期待。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十里长堤下,一碧珠江水,伴着波光灯影,穿行江中,两岸的羊城八景,晶莹剔透的游船和霓虹闪烁的欧陆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副流动的画卷。夜色中的广州塔五光十色,摇曳多姿,展现了和白天不一样的风采。老师们纷纷留下纪念照,希望把旖旎的广州风光永远地记录下来。
一天的广州文化考察结束了,老师们都表示收获颇丰,既在紧张的学习中调节了心情,又寻访了广州的文化。“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老师们表示不仅自己以后会多参加社会实践,还会鼓励自己的学生来中国,领略中国的巨大魅力。
 
                                        (通讯员:游小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