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师证书》培训班学员齐聚暨大畅谈《中文》教材海外使用情况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4-07-30 阅读: 1632
7月26日,2014“华文教育·教师研习”华文教师证书欧美班学员齐聚一堂,讨论由国侨办委托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写的《中文》教材在海外诸国的使用情况。考虑到培训班人数众多,为保证海外华文教师们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故将会议安排在4个分会场分别进行,华文学院执行院长邵宜、院长助理张礼,以及两名教材编写组教师王宏、文雁担任各分会场主持。
邵宜等向海外华文教师们介绍,暨大华文学院正在编辑《中文》教材高中版,希望各位海外华文教师积极参加讨论,建言献策,从各个方面就《中文》小学版、初中版在海外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细致介绍,并就华文教育的发展和《中文》高中版的进行了展望。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会是一场及时雨,这让我院可根据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师、学生教学的具体需求来调整教材编写方案,力求让新出炉的《中文》教材成为老师们好教、学生们易学,针对性强的本土化教材。
各位教师结合所在国、所在华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经历,紧紧围绕议题,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各小组讨论由点及面,从《中文》教材教学大纲扩展到目标群体、课后习题、中国历史、与教材使用国的文化关联,甚至具体到“插图、字体、语言、内容、古文、古诗、页码”等细节问题。来自英国的顾钧提出教材的设计应注意层次化,如学生在初级阶段需要借助拼音、英文等辅助手段,而到了中高级阶段就基本不需要了。来自美国的罗柳柔认为教材的编写应更有针对性,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到使用国的文化:“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且与所在国文化背景联系不够紧密,学生不容易产生兴趣。”她的意见也得到了在场来自他国教师的赞同。随着教师们发言越来越踊跃,会场上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在对待中国历史文化这一议题上,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各抒已见,有的老师认为华裔学生“对所在国历史都不太清楚,更别说中国历史文化了”,主张淡化中国历史方面的内容,强化语言本体教学,这样教学效率更高。但更多的老师表示中国历史文化是学习汉语、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内驱力,学生不太了解、不感兴趣的情况的确存在,也就对华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文》教材编写方面,教师们一致认为,涉及的中国文化教学应该分层次进行,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多中国文化内容。
《中文》教材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委托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根据海外华人学生学习中文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是迄今为止海外推广华文教育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教材,分为小学版和初中版两个系列,自1997年出版发行以来,该教材已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发行,受到海外中文学校的广泛欢迎,成为海外华文教育的主导教材,发行量1000多万册。继2007年《中文》教材小学版修订出版、2010年初中版正式发行以来,2014年6月,国侨办批复我院开启《中文》高中版编写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处于前期资料搜集阶段。本次培训班学员来自28个国家,《中文》教材在这些国家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是华校的首选教材之一,参加培训的老师,大部分经常使用《中文》教材讲学,所以他们对《中文》教材使用情况的看法,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
(王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