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华校校董羊城探寻华文教育发展对策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4-07-11 阅读: 1360
7月9日是2014年“华文教育·华校校董/杰出人士华夏行”活动的第三天,通过前两天的华文教育工作调研、岭南文化考察等活动,使各位校董对祖籍国的人文风情,特别是开展华文教育工作的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他们期待可以了解国内华文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更希望能找到破解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困局的对策。
活动主办单位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承办单位暨南大学了解校董们的需求。早已安排好两场探讨华文教育工作的饕餮大餐——郭熙教授主讲“华文教育的新理念”、王汉卫教授主讲“《新编弟子规》与新时期华文教学”。
(郭熙教授)
早上,记者来到郭熙教授的课堂。郭熙是研究华文教育、海外华语的专家,也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院长,他多年的从业经验,使他对海内外华文教育发展具有深刻的认识。在讲座中,郭熙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华文教育的目标、现状及特点,并就此引出了校董们最为关注的课题——未来海内外华文教育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用发展的眼光看华文教育,华文教育应不只属于华人,更因属于全世界,也要求我们对语言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树立华文教育市场化的观念,这是保证华文教育规模化、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将华文学习与学习者的切身需求相结合,如考虑华语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华校管理方面,要尽快努力实现学校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开展教学评价,重视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在讲座中,郭熙还抛出了“永久第二代”假想,冀望通过早期的语言刺激,为孩子做好语言储备。
(王汉卫教授)
晚上,王汉卫教授从其编写的《新编弟子规》里所呈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开始,集中探讨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王汉卫是我校华文教育研究院华文水平测试项目的负责人,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为要学习语言,必须先学习文化,华文教学与一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教学材料选取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华文教学过程中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例如《弟子规》一类的蒙学读物,具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可以成为华文教学的必备教材之一。
两场讲座,所体现的都是华文教育领域的前沿理念,这让长期从事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校董们非常欣喜,他们纷纷结合本国华文教育工作特点,特别是困扰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师资水平差距大、本地化教材匮乏等问题,与讲座专家进行探讨,寻求华文教育工作的破局和发展对策。
很多校董平时都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但因为对华文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中华民族传统语言文化的认同,这让他们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听课、记录、提问,记者被他们感动了,皆因眼前呈现的画面是:雪鬓霜鬟仍雄心未已,风华正茂且负重涉远。这正是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生生不息、前景可期的强大动力。
(方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