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通讯稿: 院庆学术报告之十六——语气词“了”的“主观性”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3-12-03  阅读: 940



华文学院研究生会      王玲
 
2013年11月28日晚上7点,在我院办公楼309举办了一场关于“语气词‘了’的‘主观性’用法”的学术讲座,邀请到西悉尼大学高级讲师、博士生导师武果博士来给我们做这次精彩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曾毅平教授主持。
武果博士在本次讲座主要是围绕语气词“了”的“主观性”用法展开论述,由于语言学的人本主义的复苏和对“主观性”和“主观化”的高度关注,语气词“了”已经不仅限于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研究,由此,武果博士提出了其“主观性”用法,并提出“主观化”是比“虚化”更为根本的变化规律,并引入主观性变化概念,解释了语气词“了”的意义。其基本意义为:“情状变化”和与变化相关的“新情况的出现”。在阐释“了”的主观性用法时,武果博士主要从“了”的客观性变化和主观性变化这两方面展开。客观性变化指的是“了”所表示的情状S2是以同一事物的某一预设情状S1为基础,主观性变化是指作为S2依托的S1并非客观存在,只存在于说话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比如“下雨了”在两种不同的情境下就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意义。在这些基本概念阐释的基础上武果博士进一步对“了”的“主观性”用法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说话人的判断,即某一情状的程度偏离说话人的主观标准;二是说话人的观点,即明示或隐含的观点;三是说话人的认识,即新的认知状况的出现。对每种用法都进行了详细的举例分析,还从语法学理论、认知语言学、心智空间理论获取理论支撑来介绍其“主观性”用法理论,最后谈到“主观性”变化的认知基础,“图像”和“背景”以及时间和空间的转换都会对“了”的主观性变化产生影响。

讲座末尾,来自西悉尼大学的访问学者齐汝莹和我院的周静教授、杨海明教授纷纷就自己的观点与武果博士进行探讨,这些学术观点也引起了在场师生们的思考和讨

论。最后,武果博士和齐汝莹学者还对西悉尼大学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关于我院与西悉尼大学的交换生学习项目作了一些介绍,为同学们做现场解答,为有意向的同学

提供了及时的指导,也开拓了同学们的求学和就业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