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莘莘学子相聚华文、回首往事共诉情深——60华诞庆典大会现场校友访谈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3-11-22  阅读: 834



 

记者:《广州华苑》编辑部(马赫余晓彤于清郑婵惠

 

60年的风雨兼程,60年的桃李芬芳,一段跨越两个世纪的历史长轴缓缓展开,或沧桑或年轻的声音述说不尽的是对正逢60华诞的华文学院的深情。今日,我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今日,我们怀念过去也展望未来!

 

            老校友:忆往昔峥嵘岁月

在举办庆典的草坪上,和蔼可亲的老校友高兴地接受了我们采访,像是对孙女亲切地话家常般洋溢着满眼笑意。老人们欢聚畅谈,如亲人般团聚,流露出回到母校的欢乐。老人的淳朴话语没有丝毫修饰,却是内心最真最深情感的流露。他们大多是在广州华侨补校(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前身)创立之初就读的归国华侨,对华侨补校感情格外深。回忆起过去的华侨补校,来自印尼的64届校友甄先生笑着说:“我们60年代的时候啊,华侨补校的猪肉特别香。在整个广州市找不到这种猪肉。”言语间透露出对补校的怀念。

创立之初,物质贫乏、校舍简陋。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苦中作乐,年轻的心充满了挖掘乐趣的活力。当时是华侨补校初一学生的游侣冰先生谈起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挖游泳池。“当时挖到很多骷髅,女生很害怕,男生就把这些骷髅藏在他们身后的背篓里,女生回头一看全被吓到了。”

 

学子:丹心热血图报国

问起他们来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的原因,勾起了他们对那时的无限回忆:一个个都是远渡重洋前来求学的华侨孩子,当时的他们只有十几岁大小,虽身处异国,却无时无刻不想念、牵挂着伟大的祖国,所以他们选择回国求学、报效祖国。采访时看着他们眼中燃烧着的对祖国的浓烈的爱,我们也为之动容。当时他们年纪虽轻,心中怀揣的是整个国家,眼中只有祖国的未来。

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染了我们每一个采访者,我们也随着他们的思绪回到了当时,回到祖国刚刚独立,年轻人满怀热情、立志报效祖国的岁月长河中。 

 

师长:筚路蓝缕开荒时

在庆典上,我们也有幸采访到了建校时期的一些教师与领导,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学院的发展。因为,这里,有着他们半生的心血,有着他们澎湃的爱国情,有着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提起“广州华侨补校”,徐元昭先生说:“真的有很多感慨!我是新中国与印尼建立邦交后,首批大规模回国的华侨学子。”本来徐元昭先生是打算回国读书的,但为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到了华侨教育中去。老先生亲切地告诉我们:“祖国解放了,要为祖国母亲出力!”于是他便从北京不远千里来到广州建设广州华侨补校,讲到这里,老先生指着校道上郁郁葱葱的大树满是自豪地说:“这里的几棵树都是我亲手种的!”艰辛但是老先生却拉着另一位老教师调侃道:“我们都是从北京来开荒的!”另外的这位老教师也是当年从北京调到广州教书,这次是专门从澳洲赶回来参加院庆的。老先生们相互开着玩笑说:“我们也算“80后”了,我们以前的学生都是老头啦!”

师生:温情脉脉话情谊

光阴荏苒,昔日意气风发的学子再相聚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见面就亲切地问候,还自报年龄,相互调侃起来。一位校友称自己当时还是文工团的成员,会跳各种东南亚的舞蹈,“有印尼的、印度的、日本的、越南的、马来西亚的……”当旁边的同学调侃他“以前还很苗条”时,他幽默地自嘲:“老朽了,现在这个体型,漂亮的门牙也下岗了。”

校友们簇拥相聚,谈笑风生。谈起老师和室友也感触良多,他们表示:“我们那个时候跟同学的感情、跟老师的感情,你们现在是没办法理解的。补校的老师很辛苦的,既要当老师,又要当爹娘。”

对很多补校的学生来说,当时是他们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国土,从异域归来,生活上有诸多的不适应,诸如饮食、气候,但浓厚的同学情、师生情让他们感觉“就像回家了一样”。 校友郭晶池女士对当时校园生活最深的印象就是“温暖”,她说:“老师很爱我们,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 

庆典开始前的草坪上,很容易看到众多校友亲切交谈的和蔼老人,此前我们曾无数次想象过他们一位位事业有成,令后辈高山仰止,而今看到眼前这一位位年过古稀但依旧精神饱满的老者,顿觉亲切感倍增,犹如亲人团聚。年幼的孩子们抱着赤诚的爱国心来到华侨补校,而迎接他们的却是文革十年,原本为了回国求学的他们,被流放到农村,乡下去干农活,就这样报国无门。他们内心极为痛苦,他们的老师就在这时站了出来,给了大家很多的帮助。讲到自己的老师,围坐在一起的学生纷纷落泪,“我们从小离开父母,文革又受到不公平的迫害,再加上当时入党还不被允许,不管从身体到心里,我们当时真的失望而我们的老师邱善华,我们都把她当成妈妈,偷偷给我们送吃的。当时的我们没有书念,晚上或是劳动休息的时候,她就让我们大家围坐在一起,讲着我们不知道的外面的大千世界,与海阔天空的知识,鼓励我们努力读书、坚强。正是在老师的关怀下,我们选择了不放弃。”讲到这里有几个前辈已经哽咽了,“正是老师的启发,我学了五国语言,会各种乐器。并且大家现在都过得很好,我现在是翻译,月工资上万。”“对啊,我们班当时最小的王珣章同学,现在是致公党副主席、广州政协副主席。”听着大家都骄傲自豪地谈着同学们的成就,记者也发自内心地开心。 

 

寄语:语重心长诫后辈

当看到了华文学院崭新的面貌,他们都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也感叹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巨大变化,68届来自印尼的黄文华校友就这样说道:“我们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增长,现在华文学院的变化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国力。我们都是归国华侨,我们都是怀着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心回来的,看着祖国越来越好,心里高兴啊。”看着这些老校友们对祖国的热诚,记者不禁自愧,当年的这些归国华侨,排除了千难万难在祖国学习,为的是一个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而今天的我们,却渐渐少了这份气魄。

当我们问起对华文后辈的殷切希望时,更是令人心潮澎湃。一位风采依旧、美丽不减的校友笑言自己的孩子也几乎也都和我们一样大了,“诚实地说现在的孩子那份爱国情结淡化了,上学的目的不同了,当时的我们心中只有祖国,我们在印尼,从小就学雷锋,只想着为社会多做贡献,奉献自己。现代的学生不得不说心中想着的是自己的那份工资、那些物质的满足,格局小了。另外,现代学生们的素质比我们那时要高出很多,知识基础打得牢,特长爱好都很丰富,也都很聪明。可是现在的诱惑也多了,我女儿,哎......每天泡在电脑上,可是问一些什么时事新闻却又不知道。还有一些诱惑潜藏在我们周围,孩子们打着“解放”的幌子放纵自己。事实上,我们要做的是思想的解放,思维的解放,行为上要的是规范、约束。”几句朴朴实实的忠告,道出了对华文后辈的期待与爱护,真情流露。

 

         新生代:念青春似水年华

而在庆典现场,除了老一辈的校友们,还有一些年轻而成熟的面孔,他们多是近几年从华文学院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当聊起2011年新建的宿舍笃行楼和敬慎楼时,师兄师姐们一下子都来了兴趣。他们表示,当时女生住的还是草坪旁边的北楼,是多年前建起的旧楼,但他们都对北楼格外有感情,在北楼的生活发生了很多趣事。02届的陈默师姐表示,北楼当时还是这边最高的建筑,每次一打雷就会被雷劈,“所以我刚刚看到这个新的宿舍楼就在想,这下有了这么高的,北楼终于不用被雷劈了。”师姐笑着说。

“80后”,最具有争议性的一代人,有人说他们个性潮流,也有人说他们自私叛逆。但是从华文学院走出的“80后”,让我看到的更多是博学、聪慧与激情。来自2004级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莫均松就是这样一个人。他2008年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现在已经是微店网的CEO。接受采访时,师兄鼓励我们说:“我们当时面临毕业时,也很彷徨,但事实上,华文学院出来的学生都是很好的,不用过于担心!”师兄坦诚说,刚开始来时也曾嫌弃过“瘦狗岭”,不过很快就释怀了,这里有很好的文化氛围与学习环境,也是莫院长口中“广州的龙脉所在”地,师兄说:“大一时,在这里,真正看完了人生的第一本书!”当提到有一些师弟师妹不是很喜欢自己的专业时,师兄建议:“那你可以把它当成人生的“炼狱”,只有磨砺过,才能真正升入“天堂”。人生这种开玩笑的频率是很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挑战下来。学什么专业,对你本身的兴趣发展并不会影响。可以说有勇气的青年应该不畏惧环境,在逆境中生存!事实上,把正确的事情做成了不算厉害,只有把不正确的事情做成功才是最厉害的!”师兄也同时建议师弟师妹们,大学期间,要么沉浸在书海里,多读几本书;要么趁着青春飞扬,多出去走走,为精彩的人生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谈到毕业,他们也都不禁感慨:那些年在华文学院的生活、在广州的生活里经历了很多,等到毕业时都特别舍不得华文,舍不得广州。因此借着这一次60周年院庆的机会,便重新回到华文,看望一下老师,与久未谋面的同学们好好聚一聚。“毕业之后,同学们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找工作的找工作,大江南北的都分散了,现在想起,更是怀念那段一起奋斗的青葱岁月。”他们感慨道:“一定要好好珍惜在华文的时光,好好珍惜我们的老师和身边的同学,大学时光是如此的美好,却又一瞬即逝。”我们听后也陷入了深思,作为在校生的我们,的确应该抓住在华文的一分一秒,毕竟青春不留遗憾,也许多年后当我们在院庆之际回来,还能感叹一句,在华文,我们从来没有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