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6日晚,华文学院研究生会在办公楼309主办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主讲人为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郭熙教授,内容主要围绕华文教学的当地化展开,该场讲座吸引了我院很多老师和学生到场聆听。
郭熙教授素来以治学严谨、教学风趣幽默而名扬语言学界。此次演讲的风格就充分体现了郭教授的这种别具一格的特色。讲座的前半场,郭熙教授主要是传学授业,他从以下几个论题展开:第一,华文教学的特点。郭教授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是一种跨国,跨文化,跨境和性质多样的华文教学。第二,华文教学当地化的依据和意义。郭教授认为华语具有多样性,华人社会、华文学习者同样具有多样性。第三,华文教学中的若干误区。经过郭教授自身严格的调查,他发现华文教学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时出现以下误区:轻视当地化;或者当地化过当,用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将“当地化”的概念简单化,以为当地化就是方言化。第四,华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郭教授提出了文本的选取,常用字的确定,常用词汇的编排,语言规范标准的采用,华文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注音方式等几个在进行华文教学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讲座的后半场是郭教授答疑解惑时间,对于学生们提出的许多敏锐问题,诸如第二语言和第二语文如何细分等,郭教授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
郭熙教授栩栩如生的演讲给每位师生带来很大的启发,他指出多样性的语言是一种资源和文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要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把全世界华人通用的语言特点找出来,把中国最美好的东西传播出去,在“中国文化主体化”的前提下实现华文教学的当地化。郭熙教授的这番金玉良言,对于每一位新时代的研究生,不论未来是留在祖国为社会做贡献,还是远赴海外进行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都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