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汉语,快乐实践——记2018年“中国寻根之旅”春令营2(暨大营)生活汉语课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04-16 阅读: 104
4月13日,营员们的中国文化之旅已经进入第四天,根据对营员们汉语水平的初测,任课老师将营员分为生活汉语一至班,任课老师分别为陈正辉、陈叔兰、郜楠、李佳芸。今天,生活汉语课已经开展三次,营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来到教室,等待老师的到来。经过前两次在汉语课堂的生动接触,任课老师基本了解了营员们的汉语水平,根据营员水平因材施教,注重实践与互动,每个班级各配以相应的学习讲义,经过精挑细选的讲义重点突出汉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首先从教学内容上保证学员能够快乐学习并现学现用,努力激发营员们的汉语口语交流与书面语表达,使他们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
(古诗《悯农》讲解)
生活汉语一班的陈正辉老师给营员们带来了一节自我介绍打招呼的汉语基础课。中国的问候语形式丰富,问候礼貌也穿插其中,陈老师通过用课件讲解和视频播放,根据问候的场合、对象、年代向营员们展示了中国的问候礼和动作形态等各方各面。在基础的文化知识讲解过后,老师请营员们上台,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问候的表演,中国千年传承的问候礼貌在营员的展示中表现的熠熠生辉。 在一班的营员表演之时,二班的营员们正徜徉于美食的海洋。二班的授课老师陈叔兰在生活汉语课上给营员们介绍了中国八大菜系,向营员们展示了色香味俱全的中国风味。老师的讲解之后是到营员们的互动时间。来自泰国的营员们通过选择图片来进行询问,老师则配上妙趣横生的语言向营员解答,依次介绍中国的火锅、烤鸭、腊肠等。
不同于一、二班的教学,三班的郜楠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的是中泰饮食文化的对比,以“你平时喜欢吃什么”为话题,讲授多元文化的广州,根据学生在广州和泰国的饮食文化对比,老师介绍了上菜的顺序、用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习俗、不同民族的不同饮食习惯等等,这些文化知识在老师的话语和照片中一一呈现。四班的李佳芸老师在课上和大家一起学习古诗,汉语水平最高的四班接触到古诗,老师通过趣味讲解,灵活生动地呈现着作者的心理和所处环境,营员们与老师齐读古诗,不时穿插着营员们的笑语,营员们受益匪浅。四位汉语老师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各种游戏让营员接触生活的汉语。
(学生学习广州特色菜品)
四位老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了多彩的文化中国。在文化展示的同时,营员们的勤学好问也让老师们深有感触。
营员们在春令营2的生活将持续两周,汉语课堂上的精彩还在持续上演,相信在接下来的生动有趣的汉语课堂中,营员将会更加深入地体验到别样的中国韵味。
(王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