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2017“华文教育·校长研习”(印尼)班系列报道之培训班课程回顾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12-30  阅读: 531



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承办的2017“华文教育·校长研习”(印尼)班从12月19日持续到1229日,共计10天。 次校长研习班是作为我院第二次举办的校长研习班,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次校长研习班培训目标更为明确清晰。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学前教育发展迅速成为次研习班的重头戏此,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与印尼全国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共同商议课程设置,精心为印尼华文教育管理者开设此次“华文教育·校长研习”班。学院特地为本次研习班安排了华文教育教学、新媒体教学、学前教学系列课程,从印尼华文教育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印尼华文教育的研习需求。  

汉语系系主任王衍军教授的“中华民俗文化”课程,向在座的校长研习班学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交际文化因素和文化词语的民族差异、饮食文化与汉语、忌讳与委婉及中国民间节日习俗等四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内容。校长们在王衍军教授风趣幽默的讲授下及课堂的轻松氛围中,对中国民俗文化产生兴趣,积极发言,认真听王教授娓娓道来。

 1.jpg

(王衍军教授讲授中华民俗文化)

我院新增幼儿语言教学专业,加大对学前教学的重视,另外该次参加校长研习班的校长们大多为幼儿、小学校长,为本次校长研习班更加具有针对性,学院开设了一系列学前教育课程。该系列课程为华文学院幼儿语言教育专业留学生们的学习课程。学院向印尼校长们展示该系列课程希望印尼校长们能针对该新增专业所设置的课程提出宝贵意见。

学院安排了华文教育李小燕老师的“学前教育学”课程。课程主要从信儿童观历史的演变、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教育个方面,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用严谨、科学的方法,全面客观地了解儿童,包括他们的身体发育规律、心理发展规律、认知发展特点等。

2.jpg 

(李小燕老师讲授学前教育)

应用语言学系伍丽梅副教授的“学前心理学”课程介绍了心理发展及其主要理论、儿童言语的发展两个方面其中重点介绍了儿童言语的发展包括基本概念、言语活动的种类言语获得理论、言语发展的过程、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学前儿童口语培养的原则及学前儿童口语培养的措施。 

 3.jpg

伍丽梅老师讲授学前心理学

我院华文教育黄瑜老师的“教玩具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我院幼儿语言教育专业的特色课程。教玩具是用语教育儿童而使用的玩具,是为了使学前教育达到“学习活动化、活动游戏化、游戏趣味化”的目标。课堂上,黄老师向校长们介绍了教玩具的定义、教玩具的功能和设计制作原则和幼儿园常见的教玩具。课堂上,校长研习班学员对儿时熟悉的教玩具都产生了共鸣,对新创造的教玩具产生了极大地兴趣。经过黄老师的讲解介绍后,校长研习班学员开始自己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教玩具,整个课堂氛围轻松,过程中充满欢笑,学员们都埋头认真设计有趣的教玩具。校长研习班学员的兴致是对该课程的最大肯定。

 4.jpg

(黄瑜老师讲授教玩具设计与制作)

我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高级实验师苏宝华老师的“中文教学与新媒体应用”课程向在座的校长研习班学员介绍了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化汉语教学,使汉语教学紧贴现代教育科学技术,提高汉语课堂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苏宝华老师从汉字资源与辅助汉字教学、网络在线学习词典及网络多媒体课程示例三个方面介绍中文教学与新媒体应用。课堂上校长研习班学员都十分认真听讲,害怕错过每一个环节。有的校长说道:“教学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现在的中文教学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有新媒体的配合学生的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这也是我们需要改革的地方,所以这堂课是我获益良多。”

 5.jpg

(苏宝华老师讲授中文教学与新媒体应用)

我院华文教育系副主任蔡丽教授的“华文课堂游戏”课程,华文课堂游戏是一种有华文教学特点的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设计的语言游戏的统称。课上蔡丽教授介绍了语言游戏在华文学习中的作用和目标、华文游戏教学活动设计与使用的原则与方法及趣味游戏活动设计示例。在趣味游戏活动设计示例环节,蔡丽教授与校长研习班学员进行活跃的互动,向校长研习班学员模拟了多次课堂游戏。校长研习班学员兴趣高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6.jpg

(蔡丽副教授讲授华文课堂游戏)

除了一系列的研习课程外,我院还为印尼校长、老师们准备了两场讲座。

12月20日开营当天下午,我院应用语言学系李计伟副教授开讲了题为“全球华语与华语研究”的讲座。首先,李老师从华语的定义开始引入本次讲座的内容。李老师以历时的角度深入探究“华语”一词的由来。再是,介绍了华语的分类,以简洁明了的“三圈模式”向在座的校长、老师们展示华语使用区域其后介绍全球华语变体的分类以及剖析了华语变体的发展趋势。然后介绍华语的研究框架,提出华语语法的描写可从词法、句法、篇章三个方向展开。再是李老师又以简洁明了的图表形式介绍全球华语的跨变体对比。李老师提出要以“华语视角”来研究华语,举了“企业(的)素质”一词在马来西亚华语中的普遍搭配现象。最后,介绍了华语的历时文献是研究当时侨民生活、华文教育、华语及汉语方言使用的重要材料。

 8.jpg

(李计伟副教授开讲全球华语与华语研究)

12月26日上午,邵宜院长开讲了题为“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与中国文化传播”的讲座。邵院长以“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视野下向在座的印尼校长、老师们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必然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涵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随后邵院长提出语言文化是民众交往的基本保障——语言是相识的桥梁,文化是相知的润滑剂。从中国人与外国人交往的基本语言态势、中国语言文化推广的基本框架方面突出语言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紧接着邵院长就语言这一个方向引出孔子学院相关的内容,首先肯定了孔院的创举、意义及现状但同时又提出孔院所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展望了孔院的未来,提出对策。由大到小,由外及里。邵院长分别从海外华文教育的主体、海外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新时期的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背景、新时期华文教育的特点、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五个方面介绍了海外中文(华文)学校。最后,邵院长提出海外中文(华文)学校要营造中文社区环境使海外华人学子在华语环境中学习。

9.jpg 

(邵宜院长开讲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与中国文化传播)

除了一系列的课程及讲座外,我院还为校长研习班学员准备了一次茶艺课。茶学堂的老师介绍了茶的品种及功效等,校长研习班学员在课堂上学习茶艺然后一边品茶,一边听有关茶的文化、知识,与茶学堂的老师交流品茶心得。

 10.jpg

(茶学堂老师讲授茶文化)

(吴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