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4-07-03 阅读: 2907
姓名:李捷 | |
联系方式 | |
基本情况 | |
李捷,女,汉族,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现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兴趣为语用学、翻译学、心理语言学、外语教育及跨文化交际,最近的研究课题为网络语用学、实验语用学、语言模因、名称翻译、实验翻译学等;在SSCI、A&HCI、CSSCI、北大核心等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主持国家社科多种科研项目,出版专著及教材数部,获语言科技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担任多种学术兼职,获得多种荣誉奖励。 | |
研究领域 | |
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及外语教育。 | |
教育背景 | |
2014.6,华南师范大学心理语言学方向博士 2016.12-2017.12,剑桥大学理论及应用语言学系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14.09-2015.06,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部公派国内访问学者 | |
工作经历 | |
2018.10起,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
研究项目 | |
项目主持 1)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英语网络言语多重互动触发机制及语用能效的生态语用学研究(GD23XWY22),在研;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喻加工亚型效应的实验语用学研究(17CYY003),结题;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等资助),汉语品牌名称英译的实验语用学研究(2016M600276),结题; 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层级语境条件下新异转喻加工的实验语用学研究(16YJC740038),结题; 5)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常规转喻加工类型效应的实验语用学研究(GD16YWW03),结题; 6)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项目,特色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研究(2012JK338),2万,结题; 7) 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品牌名称翻译的实验语用学研究(201608440475),结题; 8) 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名称翻译的语言学视角(14090010),结题; 项目参与 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隐喻性范畴化的实现机制研究(10BYY002),结题; 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语》汉英对比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方法(14BYY027),结题; 11)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魏晋以来汉语言语行为的历时演变研究(13YJA740027),结题; 12)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学习者言语行为能力社会化发展的实证研究(09YJA740051),结题; 13) 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转喻认知语用研究:转喻理解的意义建构与指称转移(粤财教[2013]246号),结题; 14)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规范理论与汉诗英译研究(GD10XWW05),结题; 项目指导 1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短视频+剧本杀”赋能酉阳土家族苗族非遗文化传承(202310559042),独立指导,2023.09起,在研; 16) 暨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校级),对外汉语文化传播—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研究及新媒体推广(CX20346),独立指导,结题; 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立项项目(省级),基于广交会的商务英语变体调查研究(KA15488C506),独立指导,结题; | |
发表论文 | |
代表性论文: 1) Li, J., & Lin, Y. Parentheses Used as a Pragmatic Strategy in Chinese Online Socialization. Pragmatics and Society(SSCI; A&HCI), 2023,14 (3): 442-460. 2) Li, J. An Experimental Pragmatic Study of Readers’ Preferences for Methods Used in Translating Chinese Brand Names.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0,10, (8): 713-728. 3) 李捷. 实验语用学研究迈入跨学科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8.23. D8. 4) 李捷、朝曦. 网络多重冲突性话语的语用特征及触发机制.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 (03): 2-9. 5) 李捷. 实验语用学的研究路径、现状及应用前景.《外语教学》(CSSCI),2021 (04):37-42. 6) 李捷. 语用能效翻译观中的学科类高校名英译. 《现代语言学》,2021(3): 563-570. 7) 李捷. 地名翻译中的目标语倾向性.《标准科学》,2020 (11):36-43. 8) 李捷. 人称代词英译中译者身份的移位及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CSSCI), 2016(4):134-142. 9) 李捷. 专名翻译的模因论理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CSSCI),2014(5): 20-26. 10) 李捷, 何自然. 语言模因的主体性与语境化,《外语学刊》(CSSCI),2014(2): 59-64. 11) 李捷, 周榕, 黄广丽. 商品名称汉译的模因论研究,《山东外语教学》(北大核心),2014(2): 25-29. 12) 李捷, 何自然. “名从主人”?——名称翻译的语用学思考. 《中国外语》(CSSCI),2012(6): 72-76, 80. 13) 何自然, 李捷. 翻译还是重命名——语用翻译中的主体性. 《中国翻译》(CSSCI),2012(1):103-106. 14) 李捷, 周榕. 转喻的主体性及语用移情. 《外语教学》(CSSCI),2011(3):10-13. 15) 李捷, 何自然. 汉语教学的模因论探讨. 《语言教学与研究》(CSSCI),2010(05):21-27. 16) 李捷. 国内语用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外语教学与研究》(CSSCI),2008(6):237-239. 17) 李捷. 模因论视域中的言语幽默. 《外语学刊》(CSSCI), 2008(1) : 74-78. 18) 李捷. 汉语反问句加强“施为用意”浅析. 《外语教学》(CSSCI),2006 (2): 30-34. | |
主要著作 | |
1) 李捷(著). 《名称翻译的语用学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1. 2) 黄国文,陈新仁,冉永平,李捷(主编).《语用人生》.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 何自然、陈新仁(主编),李捷(参编).《语言模因理论及应用》.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4) 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何自然、李捷、李东杰(日译汉).《英语语用学》.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 6) 何安平、郑旺全(主编),李捷(参编). 《语料库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材与教法研究》(教育部教材研究所重点项目成果).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 |
国外境外国际会议和校外学术演讲 | |
国际会议及论文: 1) Li, J. Pragmatic Failures of Us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from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The 17th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Conference, Winterthur, Switzerland, 27 June-2 July 2021. 2) Li, J. Using Puns as Speech Acts: Construction of Core-speech-acts. The 16th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Conference. Hong Kong, China, June 2019. 3) Li, J. Effects of Contextual Information on Processing Unfamiliar Metonymy. The 14th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Conference. Antwerp, Belgium, July 2015. 4) Li, J.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Metonymy Processing under a No-context Condition. The 2nd China Pragmatics Forum &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pragmatic Study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Chongqing, China, October, 2014. 5) Li, J. Shift and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or’s Identity in Translating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Conference on Pragmatics and Translation. Guangzhou, China, July 2014. 6) Li, J. An Experimental-pragmatic Study on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Competence of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The 13th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Conference, New Delhi, India, September 2013. 7) Li, J. A Critical Pragmatic Approach to English Dramatic Discourse. The 6th Conferenc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Discourse Studies (CCCDS6), Hong Kong, China, December 2013. 受邀讲座: 8) 2016. 10,青年人如何做科研,广东白云学院 9) 2014. 12,转喻模因的认知解读,南京大学 10) 2014. 12,如何发表外语学术论文,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专题召集(Organizers of panels): 11) 2023年,第十七届全国语用学大会:《新媒体语境中的言语行为研究》专题召集人 ,广州 12) 2022年,第六届全国语用学专题论坛:《生态语用学研究》专题召集人 ,北京 13) 2021年,第十七届全国语用学大会:《网络语用学》专题召集人 ,大连 14) 2019年,第十六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语用学与语言模因》专题召集人,南昌 15) 2018年,第四届全国语用学专题论坛:《实验语用学》专题召集人,西安 16) 2018年,第二届语言模因论高层论坛:《模因理论与外语教学》专题召集人,肇庆 | |
学术兼职 | |
1) 2023 年起,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2) 2020年起,世界汉语教学学会(ISCLT)会员 3) 2020年起,国际关系协会(IPRA)会员 4) 2016 年起,中国逻辑学会理事 5) 2013 年起,“语用学与学语用”系列丛书副主编 6) 2012 年起,国际语用学研究会(IPrA)会员 7) 2012 年起,语言模因论研究团队成员、秘书 8) 2003 年起,中国语用学研究会(CPrA)创会会员 9) 2013年,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考英语视听说阅卷员 10) 2012年,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考英语视听说阅卷员 | |
获奖情况 | |
2019年,获暨南大学“学用新思想、建功新时代”主题征文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