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刘玉红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4-07-03  阅读: 2599



导师姓名: 刘玉红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86-20-87205919 电子邮箱:liuyuhong@hwy.jnu.edu.cn
基本情况
刘玉红,女,1970年出生,贵州省贵阳市人,文学硕士,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
研究领域
 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华文教育、特殊教育。
教育背景
1995—1998  贵州大学   中文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唐宋方向) 研究生 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2—1995  贵州师范大学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    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8—1991  贵阳师专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专
工作经历
2009年起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
2002
年—2009年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对外汉语系
1998
年—2002年   汕头大学中文系
1991
年—1995年   贵阳师专中文系
参与课题
(1)主持华文学院2006年科研项目“面向留学生的现当代文学名著经典改写”之《长恨歌》。
(2)主持暨南大学2008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SPACE与研究生就业辅导研究”。
(3)主持华文学院校区科研起步计划项目“印尼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认同与华文教育研究”,2013年7月1日到2015年6月30日。
(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通俗文学”(1996-1998贵州大学房开江教授主持),本人为项目组第三名。
(5)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研究”(04CYY004,曾昭聪主持),本人为项目组第三名。
(6)参与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清平山堂话本》校注”(0736,曾昭聪主持),本人为项目组第二名。
(7)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09BYY048),09.6-12.6。
(8)参与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早期话本词汇研究”(10Y72),10.6-11.6。本人为项目组第二名。
(9)参与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土风录》校注”(1118);11.8-13.12,本人为项目组第二名。
(10)参与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一般课题“近代汉语异形词研究”(2012YB21),12.7-13.6,本人为项目组成员第二名。
(11)参与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古近代汉语异形词研究”,总排名第二,2013.7-2015.7。
发表论文
(1)浅评《敦煌变文集》,《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6期;
(2)从《莺莺传》看元稹的性格悲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3)王建《宫词》与唐代宫廷游艺习俗,《文史杂志》1999年第4期;
(4)苏轼咏茶诗与宋代茶俗,《华夏文化》1999年第4期;
(5)宋代城市的民间艺术,《华夏文化》2000年第2期;
(6)略谈《诗经》对唐宋诗词的影响,《电大教学》2000年第2期;
(7)韩愈《祭鳄鱼文》与唐代的神物崇拜,《潮声》2000年第4期;
(8)论变文的产生,《贵州文史丛刊》2001年第1期;
(9)宋代的分茶诗与分茶习俗,《华夏文化》2001年第3期。
(10)秋胡戏妻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背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3期;
(11)变文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与中印文化的交融,《暨南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
(12)“贬霸王”故事与城隍信仰,《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4期;
(13)唐传奇选本二种译注指瑕,《古籍研究》2005年第1期;
(14)中国古代的避病移居习俗,《民俗研究》2005年第2期;
(15)快嘴李翠莲形象新论,《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16)语言与字形避讳举例,《华夏文化》2006年第1期;
(17)流行语的通俗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8期;
(18)古代咏物诗与人文精神,《华夏文化》2006年第4期;
(19)《唐传奇笺证》订误,《书品》2007年第3辑;
(20)《唐大和上东征传》札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1)《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选译》译注补正,《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2)一本有特色的古代文化史读物——简评《中国古代文化会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5期;
(23)明清“养瘦马”风俗小考,《华夏文化》2008年第1期;
(24)留学生教育中的中华文化传播刍议,《暨南高教研究》2008年第1期;
(25)方俗词语考释与方言证诂,《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6)《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編》释词,《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一辑,2008年6月;
(27)《岭表录异》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
(28)《资暇集》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
(29)《俚言解》中的民俗,《文史杂志》2010年第3期;
(30)SPACE职业规划体系与研究生就业,《暨南高教研究》2010年第1期;
(31)《清平山堂话本》校读记(续),《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2期;(第二作者)
(32)方言词理据研究刍议,《辞书研究》2011年第6期;
(33)宋元明市语与社会语言学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34)介词研究二题,《广东电大学报》2012年第3期;
(35)华文教育专业中的文化教育探讨,《广州华苑》2011年第2期;
(36)《称谓录》《亲属记》收词与释义比较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9期;
(37)明清俗语辞书在文献书证方面的不足,《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年第2期;
(38)海外的华文教育,《华夏文化》2013年第3期;
(39)《花灯轿莲女成佛记》的佛教意蕴,《暨南学报》2013年第8期;
(40)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暨南高教研究》2013年第2期(第二作者)。
主要著作
《清平山堂话本校注》,黄山书社2011年7月(第二作者)。
国外境外国际会议和校外学术演讲
 
 2006年10月,出席在香港医科大学举行的亚洲特殊儿童教育与治疗研讨会。
 
2008年5月,在广州市杨爱家长俱乐部举办的两岸三地特殊教育研讨会上做“特殊儿童教育”演讲;
2009年8月,在贵阳爱心家园做“特殊儿童教育”演讲;
2014年4月,在珠海市残联做为期三天的“特殊儿童教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