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军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4-07-03 阅读: 10479
导师姓名:王衍军 | |
联系方式 | |
基本情况 | |
男,山东泗水人,文学博士,教授,担任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现担任暨南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广东语言文化海外传承研究基地副主任,广东省省情专家库专家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理事。近年来还担任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主考官和暨南大学教育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多种学术兼职。 在科研领域,目前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民俗学、社会历史、近代汉语、域外汉语教材的词汇语法研究、国际中文教育以及海外华文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 |
研究领域 | |
近代汉语词汇语法、汉语方言学、中国民俗文化、国际中文教育、海外华语传播 | |
教育背景 | |
1991年9月-1993年6月,在济宁师范专科学校(现济宁学院)中文系就读。 1996年9月-1998年7月,在山东教育学院(现齐鲁师范学院)中文系就读中文本科。 1998年9月-2001年7月,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导师董绍克教授。2001年6月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2004年7月,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攻读汉语文学博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导师施其生教授。2004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 | |
工作经历 | |
1993年8月-1996年8月,在山东泗水中册中学担任中学语文老师。 2004年7月-至今,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工作。 | |
科研项目 | |
(1)2016年广东省教改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016JGXM_ZD_10,已结项。 (2)2017年广东省教改项目:汉语言(旅游文化)专业优秀教学资源应用、共享和推广模式研究与实践,已结项。 (3)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2017年度课题”:海外汉语教师“兼读制”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HGJ201727,已结项。 (4)主持2018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重点项目:“晚清域外汉语教材语法对比研究及检索语料库建设——以〈北京官话全编〉等12部教材为例》,2019ZD002,在研。 (5)主持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域外汉语教材语法对比研究及检索语料库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0BYY122,在研。 (6)主持2021年教育部语合中心2021 年度《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教学资源建设一般项目,越南、泰国、印尼《导游汉语》《警务汉语》等线上线下多模态职业汉语培训教材资源库建设项目,项目批准号:YHJC21YB-037,已结项。 (7)主持2021年教育部语合中心创新项目“汉语+职业”高层次人才可类推培养模式和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YH025CX5,在研。 (8)2015年暨南大学第17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汉语言(旅游文化)课程体系优化及教师梯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JG2015111,在研。 (9)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元代以来北方方言能性结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2BYY088,在研。 (10)2011年教育部社科基金资助青年项目:元代以来北方方言能性述补结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740108,已结项。 | |
发表论文 | |
(1)晚清南/北方官话选择疑问句研究——以《白姓官话》等六部域外官话教材为例,《汉语史学报》第三十一辑,2025,第一作者。 (2)晚清南方/北方官话的并存对立与融合——以域外汉语教材中的与事介词为例,《南方语言学》第25辑,2025年。 (3)《官话指南》南北三种不同版本中称谓语比较研究,《汉语语言学》第五辑,2024,第一作者。 (4)《官话指南》三种方言版本中处置式句法标记对比研究,《康园雨露》——施其生教授80年华诞庆贺文集,2024年,第一作者。 (5)清末北京话中的起点介词“起/且/解”探源,《世界华文教育》2023年第3期,第一作者。 (6)基于语料库的起始体和继续体对比分析及教学应用,《南方语言学》第22辑,2021,第一作者。 (7)泗水方言表能性的助词“了”及其历史来源,《方言》(权威期刊),2015年第4期。 (8)岳阳广兴州方言能性述补结构研究,《南方语言学》第九辑(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15年。 (9)《儿女英雄传》中能性述补结构试析,《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十辑(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15年12月。 (10)试析印尼弥勒大道对海外华文教育的促进和启示,《世界华文教育》,2016年第2期。 (11)《聊斋俚曲》中的能性述补结构及其历时发展初探,開篇(日本),中国语学研究,VOL.36,好文出版,2018年7月。 (12)日本早期西欧对译辞书之先驱——葡和、和葡词典编纂始末与影响,《辞书研究》,2018年第1期,第二作者。 (13)岳阳广兴州方言能性述补结构研究,《南方语言学》第九辑,124-133页,第一作者。 (14)《儿女英雄传》中能性述补结构试析,《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十辑(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5)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能性述补结构试析,《语言科学》(核心期刊),2013年第6期。 (16)清代三部白话小说方俗词补释,《汉语史学报》第十三辑(核心期刊),2013年12月。 (17)谈对外汉语“文化词汇”的类聚性及教学策略,《华文教学与研究》(核心期刊),2013年第3期。 (18)释元曲词语“漏面贼”,《中国文字研究》(核心期刊),2013年第十八辑,第一作者。 (19)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能性“得”字研究,《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0)多语背景下印尼华语教师语言态度调查——以雅加达地区华语教师为例,《东南亚研究》(核心期刊),2013年第6期,第一作者。 (21)《续金瓶梅》方俗词三则,《方言》(权威期刊),2012年第3期。 (22)民俗文化的场效应与城市文化建设,《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2期。 (23)从《醒世姻缘传》看清初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齐鲁学刊》(核心期刊),2012年第5期。 (24)《醒世姻缘传》中的[VC了]式能性述补结构,《方言》(权威期刊),2011年第3期。 (25)论《醒世姻缘传》中的谐音民俗,《齐鲁学刊》(核心期刊),2009年第4期。 (26)从方俗词看《醒世姻缘传》今刊行本的校注问题,《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二辑(核心期刊),2009年6月。 (27)明清之间白话小说字词考察——以《醒世姻缘传》为例,《社会科学家》(核心期刊),2009年第5期。 (28)《说文》“姕” “妓”释语新解,《中国文字研究》(核心期刊),2008年第二辑,(总第十一辑),2008年12月第1版。 (29)《醒世姻缘传》方俗词注释商榷,《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一辑(核心期刊),2008年6月第1版。 (30)《醒世姻缘传》方音特点试析,发表于《古汉语研究》(核心期刊),2004年第2期。 (31)从次浊入声字的归属看《醒世姻缘传》的作者问题,发表于《蒲松龄研究》,2001年第1期。 | |
主要著作 | |
1. 《中国民俗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2. 《泗水方言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 3. 《印尼爪哇语词汇调查》,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 4. 《汉语文化词汇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 5. 《高级华文》(上下册),暨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 6. 《新编中国民俗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 | |
国外境外国际会议和校外学术演讲 | |
获奖情况 | |
1. 2010年,被评为暨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 2009-2010学年度,被评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优秀教师。 3. 2012-2013年度,被评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先进个人”。 4.2014年,被评为暨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5.2021年,在2021年华文学院党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中,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