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宗世海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4-07-03  阅读: 4472



导师姓名:宗世海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86-20-87599869

电子邮箱932170310@qq.com(常用);zongshihai@hwy.jnu.edu.cn

基本情况

宗世海,男,19573月生,陕西吴起人。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系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语用学会理事,中国修辞学会理事。曾创办并任专业学术季刊《华文教学与研究》(CSSCI期刊)执行主编。

宗世海教授具有中文和外语院校背景。他本科和硕士阶段在陕西延安大学和广州暨南大学主攻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修辞学,博士阶段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攻读语用学。他从事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和大学写作、现代汉语教学,还在美国威斯康辛·欧克莱尔大学从事汉语教学1年,并选修了该校高级英语课和TESOL(国际英语教学)硕士课程。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语用学(含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国际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海外华文教育),同时熟悉汉语修辞学,涉猎汉语语法学。爱好音乐、美术。

    在博士生教学方面,主要教授国际汉语教学专题研究、海外华文教育专题研究、话语分析专题研究。

 在硕士生教学方面,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教学,所撰写的讲义即将出版;同时教授过语用学理论(Pragmatics),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等课程。

在本科生教学方面,他长期从事面向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读写教学,并带领团队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听说+读写”高效率教学模式对比实验。他领衔建设的“汉语基础写作(中级)”获得“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年)荣誉。他在汉语教学中首倡“读写一体教学法”“写长法”和“读后续写”“听后写”教学实验,效果显著;发表于《世界汉语教学》的“写长法”专题论文影响广泛。他提出并实践了“听说+读写”的高效率教学模式,已经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所教留学生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作文大赛、HSK考试、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方面表现突出,还有大批优秀习作在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网站刊登,或者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他以优异的教学成绩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师奖”、暨南大学“优秀教师奖”“十佳授课教师”称号和“本科教学校长奖”。

他对海外华文教学相当熟悉,曾赴印尼、马来西亚、美国、英国等14个国家从事华文教学、师资培训、讲学和调研活动,在东南亚华文教育界有较大影响,不少论文在印尼、菲律宾当地报纸发表。曾应邀赴国内外十余所大学、教学机构讲学,并被聘请为厦门大学国际汉语教学南方基地特聘讲席教授。

他著书立说坚持“绝不人云亦云、绝不空谈玄谈”“宁缺毋滥”的原则,在国内《外语教学与研究》等五大外语期刊、《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华文教学与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含合著)7部,并主编、编写了《华文写作训练》《华文应用文写作训练》《汉语写作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跨文化交际:中国和汉语的视角》《听说+读写》中级系列实验教材等专著和教材,都在修改或出版之中。他在汉语教学管理和教学模式、高效率教学法方面持久用力,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不小影响,曾多次应该出席国际会议,做大会主题报告,以及应邀在多所国内外大学、教学管理机构讲学。

他曾参与或独立承担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之子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之子课题)、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广东省教育厅、暨南大学多项研究课题,并领衔建设了全球“华文教育数据库”。他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国际汉语教学管理、质量控制,以及“听说+读写”高效率教学模式的推广。

研究领域

语用学、话语分析、修辞学

跨文化交际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汉语教学管理与质量控制

汉语教学模式与教学法

汉语写作教学与测试

汉语教材质量 

教育背景

197412月毕业于陕西吴起县中学(高中七四届)。

1981年毕业于延安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修辞学风格学方向,获硕士学位。

2001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语用学方向,获博士学位。

20032004年在美国威斯康星·欧克莱尔大学进修TESOL硕士课程。

工作经历

1974年毕业于陕西省吴旗县中学(高中),回乡劳动,主要从事兴修水利(修筑大坝)工作,期间很多时间用于从事农民画创作和文艺表演活动;后被任用为长官庙公社雇用干部,从事林业员和会计工作。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以优异成绩考入陕西延安大学中文系。

1981年分配到延安大学附属中学从事语文和美术教学工作,兼任团支部书记。期间以出色的工作获得延安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师”奖。

1987年考入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师从修辞学家黎运汉教授攻读现代汉语专业修辞学风格学方向硕士学位。

1989年以优异成绩提前半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并荣获暨南大学首届“黄荫普先生、徐佩兰女士纪念奖学金”,留校任助教工作;兼任《暨南学报》特约编辑。

199239日,升任讲师。

1993年调往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应用外语系、中文系工作。

199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从语用学家何自然教授攻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语用学方向博士学位,是国内少有的以中文背景而考取外语院校博士生的学者。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因在科研和国际汉语教学领域的开拓,荣获广外母校“杰出校友”荣誉。

199712月升任副教授。

1999年调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和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期间被推选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工会主席(兼职)、中共暨南大学纪委委员(兼职)。

2001年在贾益民教授领导下创办《华文教学与研究》(曾用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学术季刊,拥有国内、国际刊号,先后任副主编。

20038月至20046月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奥克莱尔校区任教,同时选修高级英语课程和TESOL硕士课程。期间参加了美国第38TESOL年会。

2003年开始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

200591日升任教授。

2013年升任《华文教学与研究》执行主编。

2016年开始独立指导博士研究生。

参与课题

1.个人主持项目

1)印度尼西亚汉语使用及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国家汉办“十五”科研规划调研项目,200319日立项。主持人。

2)印尼华文教育未来发展对策研究,国侨办侨务政策研究课题,2004年立项。主持人。

3)“华侨华人资源库”之“华文教育资源库建设”,暨南大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2420日立项。主持人。

4)以留学生为主的汉语多门类写作,暨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06年。主持人。

5)马、新、菲三国华文教学质量控制专题研究,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112月。主持人。

6)汉语基础写作(中级),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年。主持人。

2.参与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海外华人社区中华文化传承研究”(项目批准号:16ZDA220)之子项目:“华文学校与中华文化传承”,2016

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华侨华人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0JZD0049)之子课题“华文教育在中国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子项目主持人。

3)社会语用建设,广东省高教厅1997年人文和社会科学资助项目,何自然教授主持。

4)加强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的对策研究,全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2004年立项。主持人:刘人怀教授。 

发表论文

1.学位论文

《现代汉语“是”字用法研究》,学士学位论文,19811月,延安大学。指导教师:刘育林教授。

《语言风格学问题辨析》,硕士学位论文,198912月,暨南大学。导师:黎运汉教授。

《汉语话语中误解的类型及其因由》,博士学位论文,2000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导师:何自然教授。

 

2.修辞学、语体风格学论文

关于修辞原则的一些问题,《云梦学刊》1990年第2期;《语言文字学》1990年第12期全文转载。

论言语风格的定义,《暨南学报》2002年第4期。

论言语风格的分类,《语文研究》2003年第3期。

论语体与语言风格的关系,《文学语言研究论文集》,华东华工学院出版社1991年。

口语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汉语口语修辞研究》,(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3年。获中南修辞学会第3届年会论文一等奖

中国修辞学史上的一块丰碑——评《修辞学通诠》,《暨南大学研究生学报》1989年第2期。

汉语修辞学的新发展――中国修辞学会20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暨南学报》2000年第6期,(第一作者,与范俊军合作)《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1期摘要转载

论公关言语领会原则,《修辞学论文集》(六),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组织理念的概括与表述,《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对联的公关功能及写作技巧,《东莞理工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翻译语体初探,《延安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3.语用学、话语分析论文

论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系及二者的发展方向,《暨南学报》2007年第5期。(第一作者,与刘文辉合作)

误解研究的历史、现状和问题,《外国语》2003年第3期。

误解分类的理论与实践,《外语学刊》,2004年第4期。

论误解的形成机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

论误解形成的社会心理根源,《现代外语》,2003年第3期。

省约:指称误解形成的话语根源,《华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

关于辞与意的一些基本认识,《东莞理工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含意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命名与广告行为的语用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第3期。

广告对抗的语用分析,《暨南学报》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与叶花合作)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被判违宪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分析,《外语教学》2007年第6期。(第一作者,与刘文辉合作)

致成汉语幽默效果的特异指称策略——以相声、小品为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汉语访谈节目中的男女礼貌策略对比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15年第1期。(第二作者,与张超合作)

论汉语语用近义句——基于HSK6级缩写母子文本的观察,发表中。(第一作者,和马天欢合作。)

4.语法学论文

“语素”说、“词素”说理由评析——兼论汉语语素的分类,《暨南学报》1997年第4期;《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12期全文转载。

借名法——一种造成具体名词的方法,《暨南学报》1995年第4期。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命名的语言学分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一作者,与王妍丹合作)

汉语量代词“多”的用法及其解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与张鲁昌合作)

一部全新的汉语语法学专著——评程雨民《汉语字基语法:语素层造句的理论和实践》,《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与王妍丹合作)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病句例析,《延安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5.汉语国际教育与海外华文教育论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第38TESOL年会综述,《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一作者,与刘晓露合作)

简论海外华文教学的质量及其控制——以美国和东南亚为例,《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4期。

“写长法”及其在汉语二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第2期。(第一作者,与祝晓宏,刘文辉合作)

“读写一体”理念下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初中《华文》单元结构分析[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3期。(第一作者,和韩小萍合作)

印尼华文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一作者)

印尼华文教育的政策演变及走向预测,《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一作者,与刘文辉合作)。被印尼《国际日报》2008全文转载

当前印尼华文师资瓶颈问题解决对策,《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与王妍丹合作)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四部功能大纲的比较研究,载李盛兵、周健主编《汉语国际教育理论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二作者,与易峰合作)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初中统考华文作文问题分析,载叶新田主编《2014年世界华文教育论坛论文集》,(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出版,2014年。(第一作者,和韩小萍合作)

华文学习者华文水平及其与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关系研究[J]. 东南亚研究,2015年第1期。(第二作者,与刘文辉合作)

6.研究报告及其他论文

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问题及工作思路,研究报告,受国侨办委托。20009月。

印度尼西亚汉语教学调研报告,研究报告,受国家汉办委托。20026月。

未来15年印尼华文教育发展预测,研究报告,受国家汉办师资处委托。20046月。

印尼华文教育全国联合秘书处改选问题聚焦,提交中国驻印尼大使馆。2013821日。

漫谈“汉语”“中文”与”“华文”,印尼《千岛日报》2001523日。

印尼华文教育:成绩显著,任重道远,《千岛日报》20101012日。

汉语三字习语的隐喻分析——兼评《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与刘晓露合作)

粤方言区大学生普通话习得中的方音负迁移现象调查报告,《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1

印度尼西亚华语区域词语初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二作者,与刘文辉合作)

汉语、印尼语构词词缀差异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二作者,与颜天惠合作)

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第一作者,与刘文辉合作)

汉语语言学期刊与应用语言学发展论坛综述,《华文教学与研究》20164.(第二作者,和匡小荣合作).

怎样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引路者论道:研究生指导教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选》,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20058

7.散文、通讯

大雁落脚的地方,《延河》2008年第1

我的童年,《广东第二课堂》20097-8合刊

大鹏初展翅,矢志育人才,《东莞日报》1994

我为志愿者而感动,印尼《千岛日报》2005

主要著作

《公关写作与编辑》,专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9月版。

《华文教育专业学生优秀作文选》,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

《现代汉语语体修辞学》(参编,黎运汉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7月版。

《公关语言学》(主要作者,黎运汉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12月版。

《当代语用学》,硕士生教材,何自然、陈新仁主编,本人撰写2.2万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6月。

《华文教学概论》,郭熙主编,本人撰写其中第二、第三章,7.1万字。商务印书馆2009年。

《汉语趣味教学技巧325例》,周建主编,本人撰写2000字。商务印书馆,2009年。

《华侨华人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刘泽鹏、陈奕平、宗世海等集体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

《柬埔寨华文写作》初三上下(学生用书+教师手册),全书主编莫海斌,即将出版

《华文写作训练》出版中

《华文应用文写作训练》出版中

《汉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内部讲义

《听说+读写》系列实验教材(中级),内部教材,已经试用一轮,部分教材在试用第二轮

《海外华文教学专题研究》,结项报告,修改中

《跨文化交际:中国和汉语的视角》,内部讲义,试用十几轮,修订中

国外境外国际会议和校外学术演讲

1.专题培训

马来西亚柔佛州邀请开展华文师资培训,内容为“华文独中初中读写一体教学法”。201238日至20日。

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南方基地聘为授课专家,持续为出国志愿者授课,主要课程为“跨文化交际”“国际汉语教学管理及质量控制”。201512月开始。

 

2.国际会议大会报告

第二届海外华文教育新思路国际研讨会:语言教学与文化继承”,美国费城,整全教育和德华中文学校联合举办。2020410日到11日,延期。做题为“读写一体教学法在北美周末制华校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

第九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2012629-7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做题为“华文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情况及其与华文水平的关系研究”的大会报告。

第十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2013119-10日,缅甸曼德勒,做题为“华文教学质量控制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大会报告。

第十一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2016923-27日,印尼日惹,做题为“读写一体法在提升海外华文教学质量方面的运用”的大会报告。

第十三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20191122-25日,泰国清迈,做题为“东南亚全日制华校华文教学质量问题研究”的大会报告

3.讲学

加拿大多伦多国际汉语教师协会,201784-11日。

加拿大B.C.省中文协会,2019517-23日。

印度尼西亚大学,2006522日。

印尼基督教玛拉拿达大学,2013117日。

印尼慈育大学,2017210日。

印尼共同希望语言学院,2017218日。

印尼三语学校协会,2014114-5日。先后4次。

印尼雅加达华文教师联谊会,2011722日。此后连续多次。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201522日。

菲律宾米沙鄢华文教育协会,20111025日。

中国天津工业大学,2010122-3日。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1110日。

上海大学,2019510日。

华东师范大学,2017-11-9

山东大学,20191024日。

苏州大学,201959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123-4日。

华南师范大学,20141210日。

温州大学,2014115日。

祈福英语实验学校,2010416日。

获奖情况

1.综合奖

1985  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师

1989  暨南大学首届黄荫普先生、徐佩兰女士纪念奖学金

1992  暨南大学中文系党总支优秀党员

2000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2001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2002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20012002学年度先进工作者

2004  所领导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工会获中国教育工会广东省委员会先进教工小家

2005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2006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2006年度“三有一好”优秀共产党员

2006  暨南大学优秀教师

2.教学奖

1985  延安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5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学观摩评比一等奖

2012  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

2014年 暨南大学本科教学校长奖

3.科研奖

《口语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获中南修辞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一等奖。1989年。

《现代汉语语体修辞学》获中南地区优秀教育读物一等奖,1989年。

《公关语言学》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获“第二届广东省优秀图书”提名奖,1991年。

《公关写作与编辑》获广东省写作学会优秀写作论著二等奖,1999年。

《初级华语》网络课程,获第八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优秀奖,2004年。

4.编辑奖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估活动组织委员会颁发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本人任副主编。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