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华文教育系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11-27  阅读: 2601



20054月,暨南大学设置了经教育部批准的我国第一个华文教育专业,并成立了华文教育系。华文教育专业是因应世界华文教育亟需、响应中华文化海外传承传播战略、体现暨南大学侨校特色与使命的专业。该专业为海外培养具备华文教育的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汉语应用能力,熟悉中国文化,能从事华文教学和学校教学管理、汉语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中央统战部为就读于华文教育专业的海外华侨华人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华文教育专业学制四年,授教育学学士学位。华文教育专业20072018年分别通过教育部专业评估,2010年、2011年分别获批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专业自开办以来,已培养了12届共2500多名学生

2010年以来,华文教育系还相继设立了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外招生),至今已招收博士45名、硕士608名。

一、实力雄厚的学科梯队

华文教育系设有教育学教研室、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研室、汉语教研室、文化教研室等4个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多位从事教育学、华文教育、语言学研究的资深专家学者。华文教育系现有专业教师4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13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人,硕士学位的教师18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6人。

二、富有特色的本科教学模式

华文教育专业是国内首家,全系教师大胆创新,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改革,探索出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1.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华文教育系的学生主要来自于亚、非、欧、美等地,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对中华文化的熟悉程度各不相同。华文教育系根据生源国生源需求多样化、文化背景多元、语言背景不同的特点,按入学汉语水平分为高级、中级和零起点的ABC 三个不同起点层次,进行分层分流培养,构建了“三三三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分层分类的培养方案,分学科教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语言教学三种师资培养类型,采取三种同中有异的培养模式,完善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的培养体系,实现华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类型的全覆盖,为海外华校输送各个层级和各门科目的优秀华文教师。

2.注重华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

根据华文教育专业培养海外华文师资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掌握海外华文教师应具备的各项专业技能,华文教育系制订了《华文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训练方案》(分四年实施),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技能、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工作技能等四个方面的训练。为落实《华文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训练方案》,华文教育系在学生中推行“三字一话”、微型教学和经典诵读活动。“三字”活动是指加强学生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练习,“一话”活动是指加强学生普通话训练;微型教学是根据华文教育专业特点而设置的一门教师技能训练课程,通过让学生模拟授课来培养学生的华文教学能力。微型教学自二年级开始,持续四个学期。经典诵读活动则是利用早读的形式,通过诵读经典,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解中华文化知识、提高汉语朗读能力。该活动自学生一年级开始,持续六个学期,效果显著。

3.重视教学实践,学生回生源国教学实习

世界各国华文教育的情况千差万别。为使学生回国后能更好地适应居住国的的华文教学工作,华文教育系联络了各国的华文学校,设立了一批华文教育实习基地,学生毕业前回居住国进行教学实习。这种实习方式使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尽快熟悉所在国家的华文教学现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

以学院为主导,华文教育系设有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学位点,包括硕、博两个层次,专业学位、科学学位两种学位类型,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面向海内外(以海外为主)培养汉语国际教育、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研究高层次人才。主要类型如下:

1.面向海外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批,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成为全国首批24所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TCSOL)教育的试点单位,2009年开始面向海外招生。全日制包括孔子学院及其他奖学金生,也招收自费学生。

2009年起,陆续与新加坡、印尼、意大利、英国、日本、泰国等国合作培养非全日制硕士,所招收的学生均在海外工作,采用集中面授与线上教学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2.面向海内外学生的“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设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2011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获批目录外自主设立的硕士点,2013年开始招生。设有5个招生方向:海外华语研究、海外华文教育、口语理论与实践、华文教育技术与资源开发、语言测试。

3.面向海内外学生的“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

2011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获批目录外自主设立的博士点,2013年开始招收海内外全日制博士生,设有4个招生方向:华文教育研究、华语及华语传播研究、语言计算与智能教育、语言测试。

四、丰硕的科研成果

华文教育系教师在华文教材教法研究、海外华文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海外华语研究、汉语应用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研究成果奖10项。近5年来,华文教育系教师主持各类研究项目4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6项;发表论文64篇,其中A类论文5篇,B类论文36篇;出版专著3本;主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建系至今,还出版了多套具有影响力的教材:贾益民教授主编的《中文》教材(试用版,全套48册)和《中文》教材(修订版,全套52册)、郭熙教授主编的《中文》(初中版,全套24册)、郭熙、邵宜教授主编的《初级华文》(共6册)、《中级华文》(上下两册)和《高级华文》(上下两册)、曾毅平教授主编的《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教程》(共5册)和《中文》(澳大利亚高中版)(全套23册)、李敏博士主编的《凤烈鸟汉语分级绘本》(分123级,共23本)、周静教授主编的《开心学汉字》(共6册)、张军教授编写的《最新实用汉语口语》(北大版)、《汉语800句》(韩语版)、合编的《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人教版)等,其中《中文》系列教材在全球发行了4000多万册,成为海外华文学校的主流教材之一,享誉海外华文教育界。

五、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

华文教育系的学生来自亚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非洲等五大洲的31个国家和地区。学生活动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文化浸润、培养卓越海外华文教师”的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和职业使命感,特别注重培养留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多元文化特点,华文教育系开展了“中华文化传承”和“教师技能训练”系列活动,形成了“花椒讲堂”“华教书屋”“经典诵读”“多元文化工作坊”“七彩华文”“华文微课大赛”等特色品牌活动。

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成绩骄人,曾夺得“首届留学生汉语大赛”铜奖1项,第四届“汉语桥”比赛二等奖1项,“第二届全球华文散文大赛”二等奖1项,在华留学生中国梦征文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首届“广东省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节”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广东省“新时代 新作为——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经典诵读比赛一二等奖各1项,全国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每年均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级、省级立项。



系领导及办公室人员

系 主 任

蔡丽

办公电话:020-87031015

党总支书记

陈鹏勇

办公电话:020-87205958

副系主任

干红梅

办公电话:020-37272039

行政秘书

马绍琅

办公电话:020-87205073

教学助理

卢艳

办公电话:020-87014340

辅导员

孙英

办公电话:020-87205073

刘思嘉办公电话:020-87206011

地址:中国广州瘦狗岭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办公楼五楼
邮编:5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