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传神,泥土塑形——记“寻根之旅”春令营2中国画课和泥塑课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04-24 阅读: 232
4月21日,营员们的一天,以学习中国画和泥塑的课程开始。国画,又称“中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是我国传统绘画。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几大类。今天的课程,就是作“花”。老师首先把要画的花的图片展示给营员们,接着传授大家墨的配制及用笔方法。最后,老师让营员们根据自己的感觉尝试作画,并加以指导,营员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一朵朵美丽的花跃然纸上。
![](/_upload/article/images/ad/da/e4f8cbde49fb9cb6515c73271ff5/ab6439c0-1f2b-4564-9f1c-f735198df960.jpg)
(老师指导学生用笔)
泥塑,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的课程,营员们经过几天的学习,已经比较熟悉了。前面,分别制作了“猪八戒”、中国国宝“大熊猫”,营员们的手法也熟练了很多。今天,老师又带营员们开始了另一部名著中的人物——关羽的泥塑制作。虽然这次的人物比较难塑,但是营员们在老师的鼓励下,跟着老师的步骤,也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制作。
![](/_upload/article/images/ad/da/e4f8cbde49fb9cb6515c73271ff5/0817cc96-f10d-4a63-93d8-c70e36208159.jpg)
(营员制作的关羽)
课后,同学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展示,也对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同时,营员们对接下来的课程也充满兴趣,并表示回国后要继续学习泥塑和中国画。
(董静雅)